“……杜鲁门董事现在在做什么呢?”
他是个天才,不,是天才中的天才。
倭国支付银行的布局,一直通过外国媒体分析。
在金融从业者中,技术方面出色的是专业人士和保险从业者。
尤其是保险设计师,他们在金融方面展现出魔鬼般,不,是极其厉害的实力。
《倭国的衰落过程与倭国支付银行的手法分析》《三低繁荣与国际形势》
“啪”,罗伯特把厚厚的文件扔在桌子上。
保险从业者对国际形势也很敏感。
他们时刻关注国际形势,对重大事件总是仔细分析。
“倭国支付银行现在吞噬的不止是当下的倭国,而是连未来的倭国都一并纳入囊中。据说签订了25%的股权比例,但这肯定是计算了最终会因增资而稀释的股权比例后的结果。”
以自己的核保员(保险实务)经验来看,杜鲁门董事的布局简直疯狂。
“三低繁荣的策划,无疑是超级天才的手笔。”
国际油价和煤炭价格的形势、金本位制崩溃的倭国,还有如此利用海上封锁的案例,闻所未闻。三低繁荣完全就是杜鲁门董事的个人秀。
不管怎样,太疯狂了。
“清国现在气运流转,说不定杜鲁门董事还在谋划战争特需。”
“等等,难道会有和杜鲁门董事相关的事情发生?”
保险从业者的直觉敏锐起来。
罗伯特迅速在脑海中开始计算。随着算盘珠子的跳动,他的眼睛闪烁着光芒。
“倭国工业化,清国的原材料必不可少。虽然东南亚也有,但清国的物资量具有压倒性优势。法国殖民地印度支那的物资不也源源不断地运往广州吗?”
“咕噜”,罗伯特从椅子上站起来,冲向书架,翻出写满数据的报告。正如他所料,法国殖民地印度支那的原材料正通过广州运往倭国列岛。
他经常看到熟悉的名字。
“是冠达海运负责运输。连火药的原材料也通过台湾被吸纳?没错,这肯定是在谋划战争特需。”
义和拳运动。
杜鲁门董事坚信义和拳运动会演变成战争。
那么,作为保险从业者,他不能坐视不管。
战争对保险从业者来说是充满策略的市场,但如果能在世纪大赌局中获胜,就像从拿破仑的失败中赚取巨额财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一样,能够暴富。
“有味道了,金钱的味道。”
杜鲁门董事走过的地方,总是伴随着黄金。
那黄金如此诱人,让人忍不住想要抓住。
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人。
“华尔街的英雄,倭国的英雄。在金融家眼中,英雄寥寥无几,当然,前提是站在他这一边的时候。”
那么自己该如何赚钱呢?
本来劳合社保险的辛迪加组织就不只是做保险业务。
确切地说,辛迪加组织通过劳合社保险开展保险业务,但辛迪加组织的成员本身就是银行家和资本家。
也就是说,就像巴克莱银行通过直布罗陀协议敛财,自己也因此不断升职。
“保险商怎么赚钱呢?通过收取高额保费积累大量资金,再进行投资活动赚钱。”
对对方的情况了解得越透彻,保险费的定价就越高,保险从业者可以用积累的保险金对另一方下注。
觉得不靠谱就不签合同。
但杜鲁门董事就像一张空白支票。
“跟紧杜鲁门董事。”
自己必须成为杜鲁门的得力助手。
为此,得找到能让杜鲁门董事满意的诱饵。
幸好,英属香港有众多英国企业。
“杜鲁门,他就是我的上升通行证。”
罗伯特眼中燃起火焰。
他得先弄清楚杜鲁门想要什么。
>>> 台湾
冠达海运的商船在前往英属香港的途中,为了短暂停靠而抛锚。
杜鲁门和詹姆斯在港口附近的咖啡馆喝着咖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呃,这咖啡真苦。是不是在水里泡了根烟啊?”
“是的,少爷。英属香港的劳合社保险规模相当大。清国地域广阔,那边的业务繁多。”
“你有在香港工作的经验吗?”
“我在香港工作过很长时间。毕竟,快速晋升的途径之一就是去香港。劳合社保险很受欢迎。”
在保险行业,劳合社保险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巨头。他们长期积累的信誉极高。
“我们去一趟劳合社保险吧。”
“我倒是没问题,不过,你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义和拳之乱已经正式爆发。大型银行家们会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涌向哪里呢?”
“保险公司!”
“对,就是这个。”
劳合社保险有可能成为控制塔。
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在劳合社保险中找到可靠的人脉,要是能遇到合适的人就好了。
“不过,少爷。”
“嗯?”
詹姆斯一脸严肃地看着杜鲁门。
“我能知道你在清国的目标是什么吗?”
“我的目标?”
“我觉得如果要更好地辅佐你,需要明确你的目标。我很好奇你的愿景。”
杜鲁门的目标啊。
在清国,他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
“不破不立。”
“啊?”
“我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