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亡到英国的爱德华·伯恩斯坦正在为一家位于瑞士苏黎世的日报撰写他的社会主义评论文章。
实际上,由于普鲁士发出了逮捕令,他才途经瑞士流亡到英国。
沙沙——
杜鲁门·摩根为了动摇克虏伯公司而来寻找伯恩斯坦,此时他正在专注写作,杜鲁门·摩根进来他都没察觉到,于是杜鲁门·摩根随便找了个椅子坐下。
詹姆斯因为要去收集汇率信息,没有跟杜鲁门·摩根一起来。
“很抱歉,让你久等了。”
“没关系。”
啪嗒——
伯恩斯坦觉得文章差不多写完后,放下了笔。
他拿出手帕,擦去手上沾上的墨水。
杜鲁门·摩根静静地等待着。
“你是杜鲁门·摩根先生吧?”
“是的,我从美国乘船而来,就是为了与伯恩斯坦先生你见一面。”
“哈哈,那真是我的荣幸。我现在还挺有‘人气’的,普鲁士警察对我可是‘关怀备至’。”
“要是被抓住,估计得‘享受’一个‘刺激’的夜晚。”
“哈哈哈!你说得太对了!”
咚咚——
伯恩斯坦鼓掌大笑,随后在杜鲁门·摩根对面坐下。
确实,作为社会主义的异见者,他与那些激进的社会主义者不同,性格相当温和。
“那么,华尔街的‘狼’来找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者,所为何事呢?”
瞬间,气氛凝固了。
伯恩斯坦温和的面容下,隐藏着如匕首般锐利的目光。
毕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本就是对立的,身为资产阶级的杜鲁门·摩根,对无产阶级的他们来说,本应是敌对的阶层。
但伯恩斯坦有所不同。
“我认为对于被称为修正主义者的你来说,我们没有敌对的理由。”
“哈哈,确实如此。”
修正主义。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伯恩斯坦虽是恩格斯的后继者,却对社会主义的激进基调持有批判的观点。
正因如此,他受到了像罗莎·卢森堡那样激进社会主义者的指责。
不过,从21世纪来的杜鲁门·摩根认为,伯恩斯坦的观点是最现实的。
“你认为如果工人阶级能够进入政界,使工人阶级成为政治主流,就能够改变工人的劳动环境,我觉得这种想法很现实。”
“……”
实际上在21世纪,工人阶级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了政治主流,并开创了属于他们的时代。
福利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需的,为了改善工人环境,实施了各种政策。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过劳动争议和罢工,但至少这并非共产主义革命斗争。
当受到压迫时,这就是抗争的理由。
“资本主义并非必须被摧毁的对象。资本主义具有不断变化的特性,所以我认同伯恩斯坦先生你的观点,资本主义的衰落还为时尚早。”
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时的社会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结构矛盾最大化的阶段。
所以,当下的社会主义者主张,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伯恩斯坦叹了口气。
“来到英国后,我有了很多思考。看到了与在普鲁士时截然不同的风景。”
伯恩斯坦眼中透露出一丝感慨。
“德国仍保留着以容克贵族为核心的封建基调,而英国议会则是平民能够进入的开放社会。我就像一只井底之蛙。”
资本主义是不断变化的。
18世纪、19世纪初工业革命时期的劳动环境已有了很大改善,选举权也在逐步扩大。
等级制度被削弱,平民甚至能够进入议会成为中坚力量。
英国是这一变化的先驱。
经历了俾斯麦时代的德意志帝国也在逐渐改变。
“但德国自俾斯麦时代引入普选制后,选举权不断扩大,工人阶级也有了影响帝国议会的可能性。”
其实没必要发动革命。
资本主义的克服,不一定要通过革命这种暴力行动,而是可以通过无产阶级自身的行动自然地解决。
普选?
你一票,我一票。
贵族一票,工人一票。
每个人都能公平地行使一票。
“是的,我认为社会民主党(SPD)成为德意志帝国议会核心的日子不远了。”
社会民主党的立场有些矛盾。
他们表面上拒绝并批判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激烈反对,但实际上党内的基调却是以修正主义为基础的。
——只要通过普选获得选票,帝国议会就是我们的,为什么非要通过激进的运动推翻一切呢?
就是这种基调。
所以伯恩斯坦在社会民主党内部威望极高。
社会民主党另一位代表性的社会主义者卡尔·考茨基也会不自觉地说:
——我们党(SPD)是革命的,但又不是革命的。
德国社会民主党(SPD)相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来说,是相当温和的一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资本主义也没有那么敌对。
而且,伯恩斯坦还有个有趣的观点,他认为如果社会主义能够掌控帝国议会,就可以推行“善良的帝国主义”,其依据是,如果本土为工人制定法律,这种法律会延伸到殖民地,使殖民地人民不再被剥削。
“其实在英国的时候,我对杜鲁门先生你做了些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