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盛顿邮报》头版头条赫然写着:
- **《埃尔韦尔战争部长 “我是罪人”》**
- **《战争部的叛徒,忏悔的埃尔韦尔与自白书,给美国带来的考验》**
- **《华盛顿特区的政治家们,与德雷福斯事件相反,但事态发展却相似》**
- **《激化的舆论,分裂为鹰派和鸽派的美国,以及不明朗的未来》**
- **《美国分裂了》**
“简直是一团糟。”
杜鲁门“啪”的一声合上了《华盛顿邮报》的早报。
杰克·特雷西的军事审判,此刻正在战争部内部敲定日程。
埃尔韦尔战争部长恨不得立刻将杰克·特雷西绞死,可即便军事审判再草率,也得走陆军军事法庭的正式程序。
美国是一个以宪法为基础的保守新教国家,出人意料的是,对程序十分严苛。
“哼,既然被移交陆军军事审判,至少无期徒刑是板上钉钉了,没必要担心。”
大概率会被判处死刑吧。
杰克·特雷西成了陆军的“出气筒”,因这次物资供应丑闻被牵连的JP摩根银行,也很难插手此事。
为了树立陆军的威信,加强组织内部的团结,杰克·特雷西的死刑必不可少。
那些不知情的参战士兵,肯定会吵着要他的命。
现在,杜鲁门只需静静观望。
“相比之下……”眼下最棘手的问题,是战争部长的内部揭发引发的舆论风暴。
“这事儿闹得太大了。”战争部长以“我是罪人”开场,发表了一篇自白书,并进行内部揭发后,美国社会一分为二。
就像今年1月,法国第三共和国的埃米尔·左拉向洛罗公开总统公开信后,法国分裂成两大阵营,情形如出一辙。
虽然起因不同,但发展趋势却很相似。
《纽约日报》发文:
- **《4万多伤亡者,美国的儿子们还得继续在这场战争中送命吗?》**
- **《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是什么?什么都没有。》**
- **《关塔那摩撤军行动,是时候从这场无意义的战争梦中醒来了。》**
这是以4万多伤亡者为依据,呼吁人权的鸽派言论。
而《纽约世界报》则宣称:
- **《这只是战争部的腐败导致的失误,美国并没有战败。美国海军仍在扞卫太平洋的自由秩序。》**
- **《凭借太平洋霸权,美国能获得哪些国家利益?》**
- **《美国的崛起,国际社会的认可,以及即将迈入列强之列。》**
这是将太平洋霸权视为来之不易的胜利,鼓吹战争的鹰派言论。
这是人权与国家利益的对立。
“没想到,20世纪初的思想冲突问题,这么早就爆发了,而且还是在美国。”
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光荣革命的《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的《独立宣言》,为了自由和人权所做的努力,打破了西方的君主专制,是保障公民个人权利的启蒙运动。
但最终,却往往回归到君主统治。
法国大革命后,由于反法同盟的压迫,争取到人权的法国革命政府陷入战争泥沼,内部也陷入混乱。
“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
随着拿破仑的登场,他最终推翻了法国革命政府,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民主主义再次被压制。
在拿破仑的统治下,法国确立了“法国人”的价值观,以《提尔西特和约》为契机,点燃了蔓延的民族主义情绪,将整个欧洲推向了岌岌可危的民族主义火药桶。
然而,当时并没有为民族主义建立起相应的体制,就好比汽车这种新事物出现了,却没有相关法律制度约束。
结果如何呢?
人们开始随心所欲地“驾驭”民族主义。
左派与右派、进步与保守、人权与国家利益,激烈的思想对立在这个时期不断激化,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混乱时期,极右与极左、极权主义与共产主义的道路彻底打开。
所以现在,美国正处于重要的十字路口。
“不过,事情不正如少爷您所预料的那样发展吗?虽然鸽派借此机会得势,但凭借太平洋全域的胜利,鹰派的声音也不容小觑。”詹姆斯说道。
“没错,你说得对。但这场争论不会那么简单地结束。”
鹰派和鸽派,表面看似简单,实则背后的情况复杂得多。
“詹姆斯,你觉得19世纪末美国的代际冲突是什么?”
“是经历南北战争的一代和经历镀金时代的一代之间的冲突,不是吗?”
“答对了。”老一代和新一代,经历南北战争的老一代,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那是19世纪线列步兵战斗的时代,是排队枪毙的一代。
深受新式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困扰的他们,希望能阻止这场可怕战争的重演,站在了反战舆论这一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出生于西部开拓时代,经历重建(镀金)时代的新一代,情况则有所不同。”他们是亲身经历美国不断扩张的一代,对美国的荣耀充满渴望,这从西奥多·罗斯福的扩张政策在美国大受欢迎就能看出来。
“简而言之,新一代是迫切渴望品尝帝国主义美国滋味的一代。”
“……而且美国已经取得了一场伟大胜利,获得了太平洋霸权。”
“对,现在新一代已经对帝国主义这个‘毒品’上瘾了,他们绝对不会半途而废。”
还有金融家们,华尔街的情况也大致相同。
>>> 华尔街的动荡与舆论博弈
“哐当!”詹姆斯拿着一份《华尔街日报》晚报,急匆匆地朝杜鲁门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