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川中寻宝(三)

圆觉洞摩崖造像题材主要以禅宗为主,次为密宗和佛道同龛像。

石刻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薄衣贴体,裙带飞扬,大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神韵。

北岩的石刻造像,题材以观音、释迦牟尼为主,其特点是开大窟造大像,分别刻造于三大龛中。

三像高均在7米左右,面目俊俏,体姿放逸,比例协调,装饰繁华。

正中为“释迦拈花微笑”龛,释迦满头螺髻,身披袈裟,手着法指,神态威严,大有佛法无边,威德慑众的佛教鼻祖风度。

左侧为净瓶观音龛,观音头戴花冠,身披璎珞,左手提净瓶,右手拈柳枝,赤足踏莲花,大有悲天悯人之态。

右侧为莲花手观音龛,观音面容慈祥,神态自如,大有唯我独具慧光普照一切之感。

一入景区,犹如入了佛国。

李向阳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石刻佛像,一边打开了异常影像,寻找无主宝藏。

小主,

还真是有地下宝藏,只不过,几谭金元宝,珠宝之类。

这种货色,李向阳看不上了。

不如找一家西方的大家族,好好慰问一次,把百年前从华夏抢劫的财富,连本带利还回来。

李向阳的目标,仍是大量经书丹卷。

李向阳在一尊大佛像的肚内,发现了装藏。

经书也发出了金红的宝光。

按住将经书收入空间的冲动。

这是对佛祖的不尊重了。

一群人拍照,点香拜拜,就这么来到了北岩。

圆觉洞北岩以北宋时期造像为主,圆觉洞石刻以“西方三圣”最为壮观,三像高均在七米左右,中为阿弥陀佛,左右分别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神态各异,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11号龛“净瓶观音窟”,高7.3米,宽4.7米,深3.5米,观音菩萨像高6.75米,雍容华贵,头戴化佛宝冠,左手提净瓶,右手握柳枝搭于肩上,端庄肃立,如玉树临风,双目微睁,尽晒慈悲之光。

“观音龛”开凿于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完工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历时十年,是“西方三圣”中最早开凿的。

16号“阿弥陀佛龛”,高6.4米,宽4米,深3米,阿弥陀佛像高6米,螺髻,身披袈裟,内着僧祗支,手执说法印,两眼俯视,含笑侧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