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因地制宜才是好方式

工业园区现在正在高速发展,工作人员越来越多,生活物质这块的需求急剧增加,秋平镇正好与园区相邻,本来就有地理优势,你们镇政府能不能主动与他们进行接洽,定点向他们供应肉蛋物资呢?

也可以与县里的一些企业、单位达成合作,形成长期的供求关系。

再远点,黄牧市、云州市,人口众多,需求量大,距离我们陆风县也不远,完全也可以切入进去嘛,是不是也去跑跑?

还是那句话,大家不能坐在家里等靠要,要转变观念,政府有关人员要主动走出去,帮助我们的养殖大户建立销售渠道,初期困难点,后续顺了之后,他们自己就可以直接联系了。”

随着谢凌风的讲解,在座者包括霍天明、吕厚才等,都两眼发光,仿佛眼前金光闪闪。

谢凌风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路:政府引导、指导、帮助,为农户找到渠道。

“第二、充分利用秋平镇的地理优势。

刚刚我说过,我们秋平镇与工业园区相邻,现在园区正在走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我谢凌风也有信心带领工业园区在未来两三年里取得良好的成绩。而要想做大做强,真正成为我们陆风县发展的火车头,仅仅依靠园区现有的人力物力是远远不够的。

我觉得,我们秋平镇完全可以成为工业园区的有益补充嘛。

大家都听说过姑苏市,它下面的坤阳市好几位企业家就是我们工业园区的投资商。但姑苏市是怎么发展成为现在全国第一的地级市的,大家知道吗?”

在座者纷纷摇头。

“姑苏市距离沪市很近,它就将自己定位为沪市的后勤基地、后花园,为沪市提供各种物资保障。同时,沪市的房价很高,绝大多数在沪市工作的人根本就买不起房子,他们纷纷就到沪市买房安家,每天沪市到姑苏市的高铁就像公交车一样便利,几分钟一班次,大家都是先到站台上去等车。”

说到这里,谢凌风扫视了大家一圈,

“大家觉得,我们秋平镇是否与姑苏市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