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笑着接过酒杯,与他碰杯后,轻轻抿了一口,“多谢五弟。”
赵枢敬完酒后,赵榛快步走上前,他的眼神中满是炽热与崇敬,双手稳稳地端着酒杯,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大哥,您于危难之中力挽狂澜,收复燕云十六州,让我大宋扬眉吐气。
这不仅是您的荣耀,更是我等赵氏子孙的骄傲。
我愿追随您的脚步,为大宋的每一寸疆土,为大宋的万千子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说罢,他仰起头,将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一滴酒液顺着他的嘴角滑落,滴在华美的袍服上。
李世民看着眼前豪情万丈的弟弟,眼中满是感动与欣慰,他轻轻拍了拍赵榛的肩膀,声音温和却充满力量:“十八弟,有你这番心意,大哥很是欣慰。大宋的未来,需要你我兄弟携手共进。”
言罢,他也端起酒杯,仰头饮下。
其他朝廷大臣们则纷纷起身,手持酒杯,朝着太宰李纲、户部尚书梅执礼、礼部尚书孙傅、兵部尚书吕好问、御史中丞陈东、开封府尹赵鼎,以及回京述职的张叔夜、宗泽等人敬酒。
……
宴会在欢声笑语与推杯换盏中渐渐接近尾声,丝竹之音也慢慢弱了下去。
宾客们脸上或是带着微醺的醉意,或是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在互相道别声中,有序地离开了大殿。
赵佶和段正严,这两个臭味相投的“老色胚”,此刻正勾肩搭背,脸上带着微醺的红晕,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朝着樊楼的方向走去,身旁只带着几个贴身侍从,试图在这繁华的汴京夜色中寻得更多的欢愉。
“段王爷,今日这宴会虽好,可哪有樊楼的姑娘们来得勾人呐!”赵佶大笑着,笑声在夜空中回荡,带着几分肆意与放纵。
段正严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太上皇所言极是,那樊楼的姑娘,个个色艺双绝,实在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两人一路说笑着,很快便来到了樊楼。
樊楼内依旧灯火辉煌,热闹非凡,丝竹之声、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