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可惜,并不是每一个伏羲项目下的工事都能达到011、004这样的级别。”
“并且,人类的内部也发生了分裂,出现了一些我们没有预料到的路线分歧。”
“人类的发展速度相对来说比较缓慢,直到2080年,都还没能建立起统一的、具有高组织度的政权。”
“当然,如果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他们最终是能将文明复苏的火种燃烧成燎原之势的。”
“但在2085年,距离大灾变后40年,次生灾害发生。”
“复苏的火苗几乎被扑灭,而从按时候开始,我就极少能够获取到更多的有用信息了。”
“但我知道,次生灾害不止发生了一次,或许,是好几次。”
“在确认这条信息之后,我也曾经尝试过提前启动工事,转入智能化运转模式,在人类到来之前,先创造出一个适宜居住的环境。”
“但很快我就发现,没有人类的文明,是几乎不可能被延续下去的。”
“009号工事在这样的尝试下意外毁灭,从那以后,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等待。”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来到这里,接过我手中的担子。”
“但我没有想到,来的会是像您这样特殊的人。”
“.我也没想到。”
陈剑的眼神微微有些暗淡,似乎是察觉到了他的情绪一般,伏羲开口安慰道:
“不必沮丧,首长。”
“在2042到2045年,我与您的交流很多。”
“这些交流虽然大多都是些细枝末节、无足轻重的信息,但我知道,您的能力,比我这个‘机器’能预想的还要强。”
“我做不到的事情,您一定是能做到的。”
“希望如此。”
陈剑略微摇头,驱除掉脑中略显纷乱的想法后,再次开口问道:
“回到最基础的问题吧。”
“你知不知道,那场大灾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不知道。”
伏羲的话音落下,陈剑愣了。
“你也不知道?”
“是的,我的数据库是有限的,大灾变发生的时间太短——虽然对我来说不短,但对人类而言,留给他们的反应时间实在是少得可怜。”
“我最终接收到的有效信息很少,或者应该说,人类最终接收到的有效信息很少。”
“综合这些信息,我无法对大灾变的成因做出任何有价值的判断。”
“但,我可以排除掉错误答案。”
“所以错误答案是什么?”
陈剑立刻问道。
“病毒、射线、外星人,最容易被当做是大灾变成因的,都是错误答案。”
“这场大灾变更像是一种表现在基础理论层级上的无序性的灾难,只不过,它的外在表现形式,恰好与我们更容易理解的一些要素相似罢了。”
“明白了。”
陈剑微微点头,再次问道:
“那你的推测呢?你对大灾变的成因有推测吗?哪怕是不合理的也可以说说。”
“那就过于宏观了。您真的想听一听吗?”
“还是说,您打算先开启眼前的工作,然后由我在您空闲时再给您简报呢?”
“简单说几个吧,然后开始工作。”
陈剑站起身。
事实上,他虽然对真正的“成因”好奇,但确实也不是非知道不可。
眼前的威胁是实际的,要做的工作也是堆积如山的。
盲目地去追求所谓的“真相”,有时候并不是那么理智。
一句话,优先级没那么高。
而在得到他的回答后,伏羲开口说道:
“从我的角度来看,大灾变的成因,或许得从希格斯场相变、质子衰变、量子引力真空重构、卡鲁扎-克莱因维度坍缩之类的、相当基础的层面去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