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城,国主府。
孙权正聚集文武百官,召开评议会。
听闻鲁肃归来的消息,孙权立刻下令终止评议会,请鲁肃到内堂一叙。
孙权迫不及待道:“荆州形势怎么样?”
鲁肃回答道:“不是很清楚。”
孙权道:“什么!什么叫不清楚!你这次不远千里,溯江而上,花费诸多钱财,才到达荆州之地,沿途什么都没有发现吗?”
鲁肃道:“其实也不是没有收获,只是在下感慨颇多,容后再向主公汇报。”
孙权听罢,便不再多问了,他拿出了手中的一封书信,交给鲁肃,让他瞧瞧。
鲁肃接过一看,原来是吕布送来的“最后通牒”。
信中的内容是:催促孙权投降,早日将人质送往洛阳,并且参与讨伐荆州之事。如果到秋收的时候,孙权仍然没有回应,那就意味着和朝廷为敌,走上灭亡的道路。到底该何去何从,请早日回复。
鲁肃看完道:“这次的评议会,就是讨论这封信的内容吗?”
孙权点头称是,并且说道:“现在大家的主要观点都是不可与洛阳朝廷为敌。尤其是张昭这位三朝老臣,他的意思是,为了保住江东六郡,保住江东的繁荣和安定,应该选择暂时投降吕布,避其锋芒,等待他日再另作打算。”
现在吕布唯一的缺陷,就是没有一支成建制的水军。
自从甘宁在十年前,带着锦帆军和大量的民夫、物资,东出太平洋,寻找新大陆以后,一直是音讯全无,生死不知。
一旦甘宁归来,又或者是得到一个精通水战的大才,比如现在已经下野的蔡帽。
那么吕布就完全可以实现:水陆两头并进的战略目标。
到时候,不管是东吴,还是荆州,都将面临全军覆没,人死国灭的结局。
孙权带着鲁肃,回到评议会,继续展开讨论。
主张不战而降的人占据了三分之二,他们众口一致,觉得开战是弊大于利。
“即使最后能侥幸取胜,那么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势必会完成江东疲弊,没有个十来年是无法恢复现在的繁荣,所以还不如早点投降,从朝廷换取荣华富贵的好。”
这个时候,鲁肃早就对江东众臣不战而降的观点颇为反感,他决定一吐胸中块垒,力主开战。
“各位都是江东的肱骨之臣,江东有现在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各位的努力。但是如今大敌当前,各位却主张不战而降。我认为各位考虑的是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和安稳的生活,都没有将主公和国耻摆在第一位。如果按照各位的如意算盘,即使背弃主公,投降吕布,至少将来得到的赏赐不会少,照样可以乘车过市,呼风唤雨,作威作福。但是主公会怎么样呢?好的话,最多也是得到车一乘、劣马数匹、随从十几人,作为一位降将,这也就到头了。主公三代人当初面南称孤,成就雄霸天下的宏愿伟业,想必是到死的那一天,也实现不了!”
年轻的孙权还是被鲁肃这番话给打动了,心中已经冷却的热血,此刻已经沸腾。
建业城,国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