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刀乐,刀~致敬!

第213章 刀乐,刀~致敬!

有一句话形容陆之维眼下的状态非常贴切: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至于陆之维所说的二十年科研时间秦衡也不敢苟同。

秦衡自认为大概只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不过这些话他也不好说出口,毕竟这种言论实在有些过于自信了,自信过头就变成了自负,年少轻狂这种帽子能不戴就别戴了,毕竟容易遭人诟病。

替秦衡疯狂着急的陆之维又想了个办法。

“要不我们还是找更高层面谈吧。

军方怎么样?我们之前和军方有过合作基础,可以找军方科研所的高层商量。

或者说找中科院的领导,你不是和自然环境灾害研究所也有些关系吗?

这些院的领导都是科研工作者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他们肯定更加容易理解室温超导这个项目的远大前景,一定会支持我们的。”

秦衡和陆之维的想法恰恰相反。

秦衡个人觉得会被最容易被室温超导这个概念蛊惑糊弄的首当其冲是资本家。

其次是国家政要。

再然后是百姓民众。

排在最后的反而是科研工作者。

毕竟室温超导百年时间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缥缈虚无的像天边的云彩。

而科研工作者工作越久对于这些科研大饼越厌恶越排斥。

室温超导这个饼名气太大时间太久,已经到了臭不可闻的程度。

哪怕某些国家对于这个饼还有想法,但也只会私底下自己研究,明面上基本没有曝光出来。

因为一旦曝光就会立刻引发阵阵嘲讽,更有甚者还会引起一波民众敌意,说国家乱用民众税收进行无效科研,借此引发社会动荡。

当年大毛子解体前就有过此类事件,各类有用的无用的科研竞赛导致国家入不敷出,民众生活贫瘠到上街头闹事。

动荡的社会环境逼迫一波接着一波科研工作者出走大毛,最后大部分都被美欧等发达国家接收过去成为中坚的科研力量。

这里面很难说究竟谁对谁错。

是不能温饱的百姓错了?还是致力于发展科技熬油点蜡的科研人员错了?

但从结果导向来看一个偌大的帝国就这样没了,谁又敢说这些都是小事。

……………

见陆之维如此关切,秦衡也只能透露出一点东西来打消他心头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