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北元出使大明(三)

和议之事,关系两国百姓福祉,我们需冷静商议,不可意气用事。”

王月敏在一旁看着兄长与朝臣争执,心中焦急万分。

她起身说道:“陛下,兄长此次前来,确是为了两国和平。

若因条件苛刻而致和议破裂,恐两国百姓将再次陷入战乱之中,还望陛下三思。”

张无忌看着王月敏,眼中闪过一丝柔情。

他缓缓说道:“皇后所言极是。

和议之事,朕会慎重考虑,绝不会因一时之见而错失良机。”

李善长和胡惟庸见张无忌态度坚决,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只得暂时退下。

朝堂上的气氛一时凝重,和议之事陷入了僵局。

朝堂之上,气氛一时凝重得几乎能滴水成冰。

王月敏的一席话,虽温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让张无忌的态度更加明确,也让李善长与胡惟庸的眉头皱得更紧。

王月敏落座,一位年迈的老臣,吏部侍郎赵勉,颤巍巍地站起身,声音中带着几分苍凉:“陛下,皇后娘娘慈悲为怀,心系苍生,实乃我大明之福。

然,后宫不得干政,乃祖制所定,历代先皇皆严守此界。

今日之事,若开了先例,恐日后后宫之手过多涉足朝纲,朝野不宁啊。”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阵低语,不少朝臣面露赞同之色。

李善长与胡惟庸交换了一个微妙的眼神,显然对赵勉的话颇为满意。

张无忌的脸色变得复杂,他看向王月敏,目光中既有温柔也有无奈。

皇后干政,确实是大忌,但他深知王月敏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更多的战争与苦难,这份心意让他难以割舍。

“赵卿所言,朕自是明白,非常时期,当有非常之举。

皇后心系百姓,其情可悯。

至于后宫干政之说,今日之事,权当是特例,日后朕自会多加留意,不让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张无忌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决断,也有几分对王月敏的维护。

然而,这番话并未完全平息朝臣们的不满。

一位年轻气盛的御史大夫,陈宁,挺身而出,声音坚定:“陛下,祖制不可违,特例不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