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做生意

君王御下之道,其实就是制衡之术。

皇帝对叶静姝的这篇策论很满意。

至此,除了叶景辰之外,其他人的策论都看完了。

叶景铭之前还担心文华殿的弟弟妹妹们对军队和兵权不了解,写不出什么有意义的观点,但是事实证明,他们身体里流着的是皇族的血脉,他们生来就对权力更加敏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子,他们的都看完了,该轮到你了!”皇帝看着叶景辰问。

叶景辰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份策论。

来承乾宫的路上,他就把其他人写的策论都看完了,也决定了要交给皇帝的策论。

当时,其他小崽子都很积极,唯有叶景和,遮遮掩掩的不给他看,还说要给他一个惊喜,结果,真的是好大一个惊喜!

只有惊,没有喜!

下次再有这样的情况,他要把叶景和这个不稳定因素盯紧一些。

皇帝看着叶景辰交给他的策论,这篇策论其实写的很简单,特别简单,但确实是他所需要的。

对于如何保证将士的忠心,叶景辰只写了一点:充足的将才储备,择优汰劣,能者居之!

皇帝手中无将可用,所以只能依靠镇国公府。镇国公府并没有居功自傲,但皇帝心里却始终有一根刺。

只能依靠某个臣子,这件事本身就让皇帝感到不安和屈辱。

但是如果皇帝手中有将可用,他就有了底气,这底气甚至可以冲散他的疑心病。

大渊将才的选拔,有两个途径。

一者,勋贵世家举荐。

二者,武举。

大渊的武举更偏重武艺,叶景辰觉得,应该以战术和谋略为主,武艺为辅。

毕竟,武举选的是将才,而不是士兵。

只有擅长行军打仗、排兵布阵的人,才能成为一位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