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诈尸还是模仿犯

女性探员按着耳麦,脸色严肃,见他过来立马站起来:“FBI那边出结果了,两个案子都疑似‘葡萄酒’所为。”

“葡萄酒?”

他皱了皱眉,“他两年多以前不就已经死了吗?”

“手法和现场与葡萄酒的习惯高度重合,以专业性而言,即便不是他,也依然是个职业杀手。”

带着绒毛帽的女士复述着自己得到的消息,“现在不确定是模仿犯还是……但那边有人强烈认为就是葡萄酒本人。”

FBI确认消息,并共享给CIA之前,局里有位老警员在会议上以一敌十。

“模仿犯?你们这群饭桶!我家狗来了能指认葡萄酒,你们竟然怀疑是模仿犯?”

“你凭什么确认他死了?你亲手解剖他的尸体了?你是他爹吗?不是你说什么!”

“今天天王老子来了都是他杀的人!”

“……给我对葡萄酒放尊重一点!你以为这种干净的手法是谁都做得到的吗?”

以前负责过重案组的老警员如今已经调到文职部门工作,但涉及到绯色组织的案件,他依然拥有相当的发言权。

两年前葡萄酒的死亡,是所有人都公认的事实。

所以其他人都一致认为这是模仿犯。

老头偏不,他非说是葡萄酒亲自犯案。

“……我们的确没有解剖他的尸体,但他就埋在附近的墓园,您实在放心不下,我们可以开棺验尸。”

警长头疼地试图阻止老警员的慷慨陈词。

“我告诉你!即便他死了,也一定是诈尸了,从棺材里爬出来杀了人!”

“……”

警长:累了毁灭吧。

他不想和完全不讲道理的人争论,打发走老警员后派人调取档案,细细地确认了一遍葡萄酒的死亡档案。

现场有尸体,有犯案工具,有丰富的线索——

而最终盖棺定论的,是尸体的DNA。

被大火灼烧过的尸体不成人形,FBI没能确认他在社会中的身份,但提取他的DNA后发现和葡萄酒的DNA一致。

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七。

哪怕不考虑火烧带来的污染,这个相似度也基本可以盖棺定论这就是葡萄酒。

并且,他不是死于他杀,而是死于自焚。

封存两年的档案中记录着大致的原因: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