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从黑龙江哈尔滨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网络专家方滨兴

院士之路 钩藤草 2340 字 10天前

早期在哈尔滨的生活和学习经历,让他对工业和科技发展有了直观的认识,培养了他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他曾提到自己在学生时代就痴迷数理化,喜欢捣腾无线电和收音机。

这种对科技的浓厚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为他后来从事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埋下了伏笔。

院士求学之路

1978年3月,方滨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与应用专业学习。

1982年1月,方滨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并考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业研究生。

1986年2月,方滨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就读在职博士研究生,1989年9月毕业。

1990年4月,方滨兴进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在职研究学习,师从计算机专家胡守仁教授。

求学之路解码

方滨兴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有着深远且多方面的影响。

方滨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与应用专业学习,这是他计算机领域知识体系构建的起点。

哈工大雄厚的工科实力和严谨的教学风格,使他接受了系统而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为后续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知识根基,培养了他对计算机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基本的专业素养。

小主,

方滨兴考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业研究生,清华的学术资源丰富,学术氛围浓厚,汇聚了众多顶尖学者和前沿研究成果。

在清华的学习经历让他接触到更先进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拓宽了学术视野,能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审视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方向,为他的科研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升了他在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方面的专业能力。

方滨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就读在职博士研究生,这段经历使他能够将工作实践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

在哈工大继续深造,让他可以在熟悉的学术环境中,深入挖掘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提升了他的科研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深度理解,为他在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方滨兴进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在职研究学习,师从计算机专家胡守仁教授。

国防科大在计算机领域有着卓越的研究成果和深厚的技术积累,胡守仁教授的指导和团队的学术氛围,使他能够接触到国防领域的前沿计算机技术和需求。

这一阶段不仅丰富了他的科研经历,更让他在信息安全等关键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他日后在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就,成为院士提供了重要的积累和沉淀。

院士从业之路

1984年10月,方滨兴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3年7月起,方滨兴先后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系统结构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1997年6月起,方滨兴开始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8年8月起,方滨兴开始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中心主任。

2005年,方滨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年12月起,方滨兴开始担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2017年7月,方滨兴团队30多人整体加入广州大学,成立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担任名誉院长。

从业之路解码

方滨兴院士的从业经历,对他后来当选院士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方滨兴院士在哈工大担任助教到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的教学工作使他对计算机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系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