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罢,他转头看向贝之伦,眼中带着一丝好奇,“小贝,这藤甲,真像小说里写的那般不耐烧,遇火即燃么?”
贝之伦停下手中正摆弄藤条的动作,看向李星锋,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锋哥,您看的是《三国演义》版本吧?”
“真实的藤甲,虽说怕火,可远没有小说里描述得那么夸张。”
“我之前做过实测,真正按照古法制作的藤甲,要把它扔在明火堆里,得充分燃烧三十秒以上,才会变得不适用。”
李星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感慨道:“这就合理了。”
“古人们虽说生活在相对闭塞的时代,见识比不上咱们现代人,但他们可不傻,脑子灵光着呢。”
“藤甲作为军用物资,在战场上那可是保命的关键物件,要是真有像小说里写的那么明显的弱点,怎么能行?”
李星锋留意到,贝之伦说的是“不适用”,而非“燃烧起来”。
这细微的表述差异,让他意识到,藤甲在短时间内,确实不会轻易被点燃。
其实际的防火性能远比小说里描绘的要好。
“是的,锋哥。”贝之伦接着说道,脸上带着一丝对古老工艺的敬重,“按照古法制作藤甲,工序繁杂得很,要耗费大量的材料,制作周期也相当长。”
“在三国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期,藤甲作为战场上保命的珍贵军事装备,那可算得上是稀罕的贵重物品。”
“古代的兵制和咱们现代大不相同,或许只有精锐的战兵才有资格穿戴藤甲,那些负责后勤辅助的辅兵,连碰都碰不着。”
“真正的藤甲,并非仅仅用藤条制作,而是将油浸过的藤条与牛皮复合加工而成。”
“按照古籍记载,制作精良的藤甲,其防护力必须达到成年人用菜刀劈砍,藤条不会断裂,用锥子刺扎,无法穿透的程度。”
“这种物理防护能力,已经和现代的防刺服不相上下了。”
“而且,藤甲作为战甲,还得具备极高的灵活度,绝不能影响士兵们在战场上的战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