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悍后使计废太子
却说贾南风皇后淫虐日甚,秽乱宫闱之事皆有传闻于街道中外。侍中裴頠等人,皆引以为忧,就是后党贾模,亦恐怕会滋生祸端,遭遇不测,而连累及身家,因此未免心下不安。
裴頠已窥透贾模之意,于是来到贾模的私邸,互商议秘密,可巧张华也在其府邸至,所以一同会谈。
裴頠与张华本来是莫逆之交,不必避嫌,因质直相告,拟令当今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把贾皇后废去,更立太子司马遹的生母谢淑媛。
裴頠深忧贾后乱政,与司空张华、侍中贾模商议欲废贾后而立谢淑妃。张华与贾模都说:“皇上自己无废黜贾后之意,如我等专断行事,皇上内心不以为然。且诸王血气方刚,贾后朋党,必有异议,恐怕灾祸一触即发,那时身死国危,也无益于国家社稷。”
裴頠说:“公所考虑的确有道理。但贾后昏聩,无所忌惮,不久将使天下大乱,这该怎么办呢?”
司空张华说:“你们两个当下还为贾后所信任,可在其左右殷勤以祸福相劝戒,可望不要出现太悖理的行为。幸而天下尚未安宁,可以过几年悠闲日子。”
于是这个计划遂就这样被搁置了。
自元康元年(291年)贾南风执政起,西晋正式实行了禄田制,即以公田收入作为官吏俸禄的制度。《晋书·职官志》记载:“元康元年,给菜田十顷,田驺十人,立夏后不及田者,食奉一年。”禄田在东汉末已经出现,贾南风执政期间首次将其制度化。
元康七年(297年),贾南风提拔刘颂为吏部尚书,对职官制度进行改革,创立九班制。史载刘颂“建九班之制,欲令百官居职希迁,考课能否,明其赏罚。贾他早年曾提出建议“官久非难也,连其班级,自非才宜,不得傍转以终其课”。九班制着重于增位秩序的革除,简化“等级繁多”的官资等级规定,旨在消除通过傍转迁职来增位累资的制度根源。九班制通过“连其班级”,大幅简化了繁复而具体的官资等级,将之定为九班,并取消官僚通过“傍转”以积累仕进资历资格的规定,使百官“居职希迁”,久于其职。
皇后贾南风在晋惠帝司马衷时专执朝政九年,选贤任能、用人不疑,期间政治可观,社会较为稳定,出现了西晋后期难得的安定局面。虽然贾南风皇后心肠狠毒跋扈,政治手段却也是了得的。如果不是后来被赵王司马伦用孙秀的计谋,使贾南风怨恨太子,断断不会有日后被毒死之事,也自然不会有八王之乱之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