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下乡事了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3356 字 27天前

掌事解释着,而李阳春闻言看了看肉价,不由咋舌。

以他和马懿剩下的钱,肯定是买不了牛肉了。

想到这里,他接过掌事递来的两斤牛肉,毕恭毕敬的躬身作揖道:“多谢掌事。”

“不谢。”掌事笑着点点头,而李阳春则是看向肉铺内:

“马大郎,你弄好了没有!”

“来了来了!”马懿连忙从肉铺内快走出来,期间甩甩手的同时忍不住抱怨道:

“我这衣服沾了不少猪粪,回去还得劳烦阿娘帮忙洗一洗。”

“快走吧。”李阳春催促其上车,随后便与他驾着马车来到了大斗乡的牌坊下。

此时那几名学弟已经在这里等了许久,瞧见他们来,纷纷坐上了马车。

期间不免抱怨这头八眉猪拉屎拉太多,弄得东西放不下,只能抱在怀里了。

李阳春笑着调侃他们几句,随后便驾车返回了永昌村。

期间路过巡检草屋时,不免又见到了站桩式的王兆。

寒暄几句后,马懿他们便返回了永昌村。

他们回到村里时,已然是申时三刻(15:45)了。

村正家里已经聚集了四五十人,并且已经准备好了柴火。

这头八眉猪被两个汉子摆在桌案上,一刀从脖子下方捅死。

不多时,猪肉的香气开始传递,整个村子都能闻到猪肉的香味。

半个时辰后,这头八眉猪就被处理了个干净。

即便没有香料,只有最简单的粗盐,却依旧让众人吃得笑容洋溢。

马懿早早便回到了家里,他将家里的那些干树桩摆好,一言不发的劈柴。

等李阳春跟着马阿丈回来的时候,他却已经独自劈了两垛一人高的柴火。

李阿丈和马阿丈见状让他赶紧去换衣服,马懿也老老实实的听从二人建议,把那沾了不少猪粪的衣服给换了。

等他用温水冲了冲澡后,草棚外桌上摆着的确是一套新布衣。

马懿认得,这是去年他和李阳春给几位阿丈阿娘买的粗布。

本是留着给几位制成衣服,新年穿新衣所用,结果新年时,却不见四人穿上新衣。

当初他还以为是极为不舍得穿,如今看来,粗布制成了衣服,却是制成了他的体型。

不知怀揣何种心情,马懿只觉得鼻头一酸,随后慢慢穿上了衣服。

他往偏屋走去,却听到马阿丈与李阿丈、李阿娘说道:

“我是舍不得他们离开,这一年以来我都把他们当成自己孩子了……”

“始终要走的,他们是要干大事的人,以后还能记得我们就行了。”李阿丈回话。

“明天我去和李二郎说,以后我们两家不接学子了,他们走了我难受……”

李阿娘啜泣着,这让马懿鼻头酸得难受。

他没敢继续听下去,脚步放轻的走回了偏屋,却见李阳春已经呼吸匀称的睡着了。

“这个没心没肺的!”

原本都快哭出来的马懿,瞧见李阳春这模样,所有情绪瞬间消失,在心底暗骂这厮没良心。

骂完过后,他便躺在旁边的榻上,裹紧了那充满柳絮的被子。

在他躺下之后,李阳春这才缓缓睁开眼睛,无声无息的擦了擦眼泪。

接下来几日,两人都把时间留在了劈柴和找马草上。

他们从什么也不会的学子,成了如今开荒种地、下厨做饭,劈柴坯土等样样精通的农家子弟。

除了早期的埋怨,后续便只剩下了感激。

八天后,随着时间到来,马懿和李阳春收拾了行囊,在马阿丈和李阿丈及两位阿娘的护送下,来到了永昌村的村口。

永昌村的存们和他们那几位学弟都来了,李村正则是驾着马车在外等着送他们去大斗乡上。

“李小先生,日后要记得回来啊。”

“没错,等过个五六年记得回来!”

“没错没错,那个时候,村子旁边的荒地都成熟地了,我们请你们吃粟米饭!”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说着,两位阿丈则是沉默不语,两位阿娘则是眼眶红红的,不断的擦拭着眼泪。

马懿本来还想说什么,结果一张嘴,话还没说出来,人便先哭出来了。

“马大郎,直娘贼的!你别哭啊!”

李阳春骂了他一嘴,结果一张嘴就跟着哭了起来。

“娘贼的,都叫你别哭!你哭了我也想哭!”

他把想哭怪罪到了马懿身上,马懿不语,只是一昧的把头扭过去,不想在众人面前哭。

“别哭了,早些上车吧。”

“是啊,李二郎和我们说了,再过七八天就大雪封山了,到时候你们也回不了家了。”

马阿丈和李阿丈劝着,李阿娘和马阿娘则是哭着抱住他们俩。

逃亡路上,他们的孩子死的死,失散的失散,如今好不容易将马懿和李阳春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可他们却要走了。

“阿娘…我会写信回来的……”

二十多岁的马懿,此刻如小孩般泣不成声,抽噎着答应会写信回来。

马阿娘点点头,拍了拍他们两人的后背:“路上小心点,到了地方记得回信。”

“我们看不懂,但你们的信到了,我们就知道你们安全到家了……”

李阿娘和马阿娘的话,令李阳春和马懿泣不成声。

最后还是两位阿丈把两位阿娘拨开,推着他们上的马车。

“驾!”

李村正的抖动马缰,挽马拉拽着马车向大斗乡走去。

“记得回来啊!!”

村民们不断挥手,马懿和李阳春同样挥手回应。

渐渐地,永昌村越来越远,而他们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了村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