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涿郡赵氏还是有忠臣的!

“而且朝中如今局势诡谲,臣看不透,不敢擅自做主……若是官家有旨,臣这就与朝廷接洽。”

赵佶哪怕当了几年的俘虏,毕竟也曾经是皇帝,是有着皇帝的政治本能的,几乎瞬间就明白了刘宴的意思,便忍不住问了一句:

“大郎现在如何?”

当然,他问的大郎可不是赵大郎……的确是赵大郎,不过不是那位摄政王赵法海,而是他的长子,昔日的渊圣皇帝赵桓。

太原之战后,金国将渊圣皇帝赵桓放归宋国,却把他给扣了下来。

赵佶当然得问问自己的长子现在怎么样了,从而推断出如果现在他的与宋廷接触,会是一个什么结局。

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的宋廷不是涿郡赵氏当家做主了,文臣武将从上到下都换了一茬。他此番从北国逃回来,可真的不敢随便与朝廷接触。

“渊圣陛下先在涿州安置了一段时间,后来前线国战开启,便被送入东京城,在明学宫里……做教书先生。”

“教书先生……”赵佶嘴角忍不住咧了一下,却不知道是哭还是笑了,

“这么说,朕要是回去,他们也打算让朕来当个教书先生?说起来,朕文工笔墨都比大郎强上不少,说不定做个教书先生,会比他还更合适一些??”

刘宴躬身下拜,这种话委实不是他能接得住的。

“平甫(刘宴字平甫)快快起身,你做的很好……朕如今,也只能仰仗你了。”赵佶连忙将刘宴扶起,叹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屋外响起了一声低低的惊呼,随后是兵器碰撞、真气冲爆的闷响。刘宴面色一变,低低说道:

“官家还请稍作戒备,有乱军寻到了这里,臣去处置。”

走出房门的时候,刘宴从衣角撕下一片布条,缠住了被咬坏的手掌,心中也是暗地里叹了一口气。

……

事情都是一件接着一件的,而值此风云变幻之际,很多人往往都会面临着很多选择。

刘宴也有更多的选择,他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到底对不对,但是却也一直在努力的做。

昔日郭药师率领怨军投金,刘宴领着麾下数百辽东士卒归宋,便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抉择。

大宋风雨飘摇之际,他没有去东京,而是去了应天府,也是一次重大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