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当然不相信这高价从勃固进口来的收音机,会是那些华人自产的。
在他心里,这样精巧的造物只能是西方生产的,而张弛不过是个搞搞走私的中间商罢了。
“立刻更改РУС-3的原始设计,震荡电路和滤波电路全面换用这种晶体管。”
亚历山大依依不舍的放下手中的收音机,转身看向自己的秘书:
“向外交委员会起草一份报告,要求扩大这种晶体管的进口规模。”
“关于这点。”那名上级派来协助他的秘书有些尴尬的说。
“勃固方面的那些华人只愿意整机出口,而且只收黄金等硬通货。如果大规模进口的话,每一支晶体管的花费都会相当于等重量的黄金。”
“那我不管,我的任务就是为祖国母亲研发和生产最先进的雷达,侦测纳粹的飞机。”亚历山大扶了下眼镜腿,冷冷的道。
“怎么和上级沟通是你的任务,你被派来就是做这个的。”
-----
很快,报告就被提交到了国防委员会中,负责经济工作的米高扬手里。
(不是研究飞机那个,这是他兄弟,真正的位高权重,也是为啥米格设计局能当常青树的原因之一)
“花费宝贵的黄金进口一款消费品?收音机?”
米高扬本想立刻把写这个报告的人送到内务部那里去。
但当他看到发出报告的第20科学研究所,且亚历山大所长亲笔写下这有助于让РУС-2预警雷达的有效开机时间提高十倍,他还是在报告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只是这一直进口也不是个事,我们伟大的联盟难道就不能自产吗?”
于是又有一笔拨款被送去进行硅晶体管的仿制工程。
可惜,米高扬不知道的是,如果毛熊真的有能力轻易仿制出优秀的晶体管,那未来他们也不会在电子管上一条路走到黑了。
(毛熊成功把玉米棒大小的电子管缩小到了花生米级别,然而硅晶体管能到纳米级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