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东吴覆灭,唇亡齿寒,这些都让曹丕心力交瘁。
更令曹丕忧心的是。
虽然正值青壮之年,曹丕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御医也束手无策。
这预示着曹丕的帝王之路,不会长久。
……
就在曹丕焦头烂额之际,汉军两路进犯的消息传来。
曹丕听闻之后,脸色骤变。
曹丕立刻召集众臣,共同商议对策。
最终,曹丕决定以夏侯惇为都督,曹休为副将,率军抵挡襄阳方向的汉军。
同时,因东吴已灭,合肥防线不再紧要,驻守此地的乐进、李典也被调往宛城,归夏侯惇统一调动。
西路方面,曹丕以曹真为都督,王凌、孙礼、王双等为将,抵御长安方向的汉军。
司马懿也受到曹丕重用,被提拔为副都督,与曹真分兵迎战孔明。
两路魏军接到军令后,不敢耽搁。
一路进驻宛城,一路扼守弘农,与汉军形成对峙之势。
……
我们目光放至西边,先说一下地势。
自潼关至弘农,路途有百余里。
此处北临黄河,中间为二三十里宽的平原,南侧则是层峦叠嶂的崤山余脉。
孔明率军出潼关后,兵分两路。
马超、庞德、马岱等将统领骑兵,沿黄河南岸推进。
而孔明本人,则与赵云、王平等将,从山路行军。
待深入魏境四五十里后。
孔明传下命令,两路汉军均沿路扎营,不再前进。
静待魏军前来。
对于孔明的这一安排
军中众将。
皆感疑惑。
……
一日夜深。
中军大帐之中,孔明在堆满书籍的长案上,挥笔疾书。
这时,姜维掀帘而入。
拱手施礼后,姜维说:“军师,在下有一事不明。”
孔明并未停笔,而是抬头看了姜维一眼说道。
“伯约有话,尽管直言。”
于是姜维开口问道。
“军师,兵贵神速,我军自潼关而出,兵锋正盛,为何不直抵弘农,而在此地停留?”
孔明闻言,微微一笑,并未急于作答。
姜维见状,又追问道。
“再则有平坦大路,军师为何不取,反而分兵行进,走此崎岖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