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深知。
单凭己方,难以攻克樊城,唯有等待东吴水军前来会合,方能有所作为。
于是,夏侯惇派人急赴江东,催促东吴水军速速进兵。
……
而东吴呢?
在此之前,东吴已经做好大战的整个战略部署。
交代战略之前。
先聊聊东吴的各大将领。
在岁月的洗礼下,人物也在变迁。
正值壮年的太史慈,已经因病去世,东吴失去了一位勇猛的将领。
与孙坚同时代的老将中,唯有黄盖,依旧老当益壮,还在披甲上阵。
其他老将或亡或退,都已不在军中。
与此同时,东吴的新一代将领也逐渐崭露头角。
如朱然、朱恒、孙桓、孙韶等人,他们正逐渐成为东吴军队的中坚力量。
……
至于孙权与陆逊等人定下的作战策略,是这样的。
东吴水军的大型战船,全部集中起来,组成了一支最强的攻击部队。
这支重拳一样的主力部队,由陆逊统领。
部队汇聚了众多东吴名将,包括甘宁、凌统、蒋钦、陈武、丁奉、徐盛、董袭、黄盖等人。
这支精锐之师从陆口出发,经过江夏后,向西转入汉水,直指襄阳。
与刘备的襄阳水军展开决战,是他们的任务。
陆口留下少量中型战船和小船,交由朱然统领,孙韶为副将。
在陆逊率大军出发之前。
陆逊对朱然的交代是,严守陆口的水军大寨。
并对江面进行严密巡防,禁止任何船只通过。
这一部署,旨在阻断刘备在江陵的战船行动,确保陆逊统领的水军主力,在汉水的作战。
东吴的其余兵力则由孙权亲自统领。
驻扎在樊口。
其中包括周泰、孙桓、朱恒等将领。
这支部队作为后备军团,将根据陆逊主力的战况,适时进行增援。
此外,江夏城作为战略要地,由大将潘璋镇守,马忠为副将。
江夏城位于三江口,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这里是连接长江和汉水的关键节点,控制着水上交通的要道。
再多说一句。
这名副将马忠,上一世,在吕蒙偷袭荆州的战役中,有过大放异彩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