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刺头对刺头,老兵冻伤脱疽(新年快乐)

院长说道:

“那行啊,就在……算了,我直接带你过去吧。”

说完他站起身就带着方言往外走。

方言叫上门口的张延昌和杨景翔:

“走,一块儿去看看。”

说完还对着他们介绍:

“这位是院长。”

张延昌从善如流,赶忙招呼道:

“院长好!我叫张延昌!”

杨景翔也依样画葫芦,赶忙喊道:

“院长你好,我叫杨景翔!”

院长分别看了一眼两人,然后点点头说道:

“好好跟着方大夫干,我看好你们的前途。”

两人听到这话连连点头。

不过又好奇去什么地方,于是对着方言小声询问。

方言告诉他们:

“去看病人,冻伤的。”

两人顿时一怔,这冻伤在北方还是比较常见的。

不过难度就不一样了。

冻伤早期,寒邪刚刚侵袭人体,气血凝滞尚未形成严重的病理改变,此时及时介入中医治疗,通过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等方法,能够迅速驱散寒邪,恢复气血运行,防止冻伤进一步发展,治疗难度较小,疗效也较为显著。

若冻伤未能及时治疗,病情拖延,寒邪深入,导致气血瘀滞日久,组织坏死,甚至出现全身症状,如寒战、发热、神疲乏力等,此时治疗既要清除坏死组织,又要调理全身气血,纠正脏腑功能失调,治疗难度大大增加,且可能会遗留局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这后面的一种,一般的人都不敢接,大多都是专门治疗冻伤的世家中医才敢接手。

不过既然送到协和来了,那这情况估计是不会太好了。

很快他们就在院长的带领下,来到了这边的住院大楼。

在这里见到了冻伤的患者。

这是一个五十左右的中年人,陪护的家属是一个四十几岁穿着军装的女兵。

这边负责的医生看到院长带着方言来了,就知道他们是来接手的来了。

当即就把病人的资料给了方言他们。

这位患者目前46岁,在1950年底,长津湖战役中冻伤双足,当时经过治疗痊愈,但是下肢经常性的凉痛,并且这几年冬天就会逐渐加重。

去年初的时候,在军区医院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但是治疗无效。

随后在去年9月的时候,不慎右足部大脚趾外伤后感染,在军区医院两次做截趾手术,目前疮口还没愈合,军区医院建议转院治疗,昨天听说这边侨商捐赠协和两栋楼的事,想来这边找方言试试,不过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所以就等到了现在。

昨晚初步判断这个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也就是中医说的脱疽,主要是指四肢末端坏死,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

方言了解情况后,来到患者的身边,开始查看他脚上的伤口。

发现大脚趾骨露出疮面,肉芽不鲜,脓液不多,周围的皮肤红紫色。

西医的判断没有错。

这就是脱疽,不过他这情况还真是有些严重了。

方言闻到一股子腐烂的味道。

张延昌和杨景翔这会儿也皱起眉头看着眼前这令人发毛的疮口,发现果然是最坏的情况。

这时候老兵看到几个人的表情,于是对着方言问道:

“方大夫,我这个……您能治不?”

方言看了他一眼,说道:

“放心,好治。”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明天白天还有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