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早上一大早6:30的飞机,从京城直飞广州。
他们会在广州老家逗留一周的样子,然后去香江,在香江那边有些产业还有些朋友需要见,然后在春节前飞马来,回到他们自己的地盘去过年。
周兆琴也将会在那边开始她长期的恢复生活。
在上午的宴席结束之后,老周还和方言一起去了一趟方言家里,主要是去见方言的父亲和老丈人。
上次在家里吃饭聊过投资学校研发项目的事儿,老周接下来他打算投一笔钱给学校,专门研发这个项目。
方言一问才知道,原来项目是研发国产的发动机。
专门用于大重型机械使用,隔行如隔山,具体的方言也不太清楚。
经过老爹和老丈人科普,说是1958年,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二冲程增压船用低速重型柴油机6ESDZ43/82在沪东重机金桥厂区研制成功,开启了国产船用大功率重型发动机的研发之路,1964年,中国重汽自行研制开发成功我国第一台6120型高速车用柴油机,填补了国内重型车用柴油机生产的空白。
不过也只是堪用的状态,缺乏相关型号的支持,处于研发停滞状态,不光是车用柴油机,还有坦克发动机,轮船发动机,目前都在使用进口的。
老周投资研发,更多是支持国家科技发展的行为。
如果能够研发出来,就算是他老周家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如果不能研发出来,也没事儿。
其实这也是他们老周家的老传统了,只是因为周老爷子去世后家里的这种投资就少了,现在借着周兆琴被治好的这个机会,老周又开始撒钱了。
这表明的是一个态度,老周家还是那个老周家,没有一点点改变……
下午的时候周兆琴他们就已经开始准备出院了。
主要就是准备路上周兆琴要使用的一些中药,考虑到他们还要在广州老家香江都耽搁一段时间,害怕找不到道地药材,所以直接就在这边出发之前,先将东西备齐全。
院长也是大方,大包小包的弄了两个大行李箱。
全部都是方言指导下,由医护人员一小份一小份的按照日期打包出来的,每天的都不能少。
现在虽然看起来周兆琴已经像是个正常人了,但是实际上还是得继续吃药。
要不然就会和李老医案里面的那个开煤矿的患者一样,感觉自己没事儿了就不吃药了,一旦停止用药,寒凉之邪就会损伤脾胃等脏腑的阳气,肺脏的阴液还没有恢复,又进一步损伤脾脏的阳气,就会导致气血等化生的源头枯竭,进而加速身体衰败,最后暴毙而亡,连抢救的机会都不会给。
这事儿方言不光是和老周家的每个人都反复叮嘱,还在药包上面都写了,周兆琴可是自己治疗的第一个这类的病人,方言可不想因为她没有听从自己医嘱的而突然暴毙。
无论如何,方言都想成功的治愈她。
她要是死了,不管是他们老周家自己的事儿,到时候外国的那些没有节操的媒体肯定也会大肆胡乱报道,影响可就太大了。
不光是影响到中医的国际形象,而且还会让侨商们不信任中医,并且还会让他们本来在花钱做的中西医结合的实验提前停止。
所以周兆琴必须活着,而且还得活的好好的。
周兆琴收拾好过后,就要转移到首都机场那边附近去了,那边由老周自己准备的医疗团队接手,他们会一直跟着到他们马来的家,24小时提供对周兆琴的监护。
所以下午的时候,周兆琴他们一家人就要离开了。
在离开前,周兆琴对着方言问道:
“还记得你自己说过什么吗?”
方言一怔,然后说道:
“你是说去南方看你?”
“看来你还记得。”周兆琴脸上绽放了笑容来。
方言点点头,说道:
“记得,等我有空的时候肯定会过去的,你可要好好吃药尽快恢复。”
听到方言这话,周兆琴点点头,认真的答应道:
“好!一言为定!”
“到时候,我会每周给你发电报,汇报我身体状况的。”
方言问道:
“每周是不是太勤了点?”
周兆琴说道:
“七天一份电报,一点都不勤吧?”
方言耸了耸肩,说道:
“没事儿,你愿意发就发。”
反正方言也没说自己会回电。
接着老周他们就上车了,方言和老周和周太太握了握手,然后周兆琴想要和方言来个拥抱,不过还是被方言握了下手,给她画了个大饼说是拥抱留到下次见面。
然后就给他们一家三口送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