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你们方家两兄弟,像鲁迅他们家兄弟(月票价更)

方言询问后也确认了他现在的状态,喝了一副药过后热已经退了体温在半个小时前测量为36.5度,午饭过后那会儿有些烦热,浑身冒汗干咳。

下午的时候吐了少量黏白痰,不过仔细观察后发现痰中没有血丝了。

之前还怀疑方言开药开的不准的陈晓曼,这下口风也完全改变了,在方言询问过病情后,就对着方言赞不绝口的说道:

“方大夫,您那一副药开的还真没错,确实是有种药到病除的感觉,马上烧就退了下来,吐的痰里面血也没了。”

说完了,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中午的时候她还质疑人家方言开的药不准确呢。

方言倒是没怎么在意陈晓曼,对其客气了两句后,他开始给沈老诊脉。

此刻两只手的脉搏变成了脉沉细。

之前的脉象是脉沉细数。

从脉沉细数变为脉沉细,意味着体内阴虚内热的状态有所改善,虚热之象减轻。

当热象减轻,变为脉沉细,说明整体病情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气血不足、正气虚弱的问题。

脉象的这种变化提示治疗方案可能需要调整。

清热滋阴的药物可适当减量,转而加强补益气血、扶正固本的治疗,以促进身体完全康复。

随后方言又检查了老爷子的舌苔,舌苔已经从苔白润变成了苔白。

患者原本恶寒、发热,伴有苔白润,之后热退,恶寒减轻,仅遗留轻度身体不适,且舌苔变为薄白苔,多提示病情减轻,正气渐复。

“情况确实好转了不少,现在我要改一下明天使用的方子。”

说着方言又把之前的药方里,葶苈子的量从24克减少改为了20克,葛根的15克改成了12克,又看记录上,他午后出现了五心烦热,出汗干咳的症状,方言又加了8克五味子收敛出汗,然后加了炙紫苑10克,橘红10克以收敛肺,化痰止渴。

写好之后,这次没人质疑他了,方言把方子交给了医护人员,让明天早上沈老喝的药,按照方子上面的来煎。

看到方言已经把这边安排好了,沈老感觉自己康复也是指日可待了。

之前在医院里看病的时候,可没有方言这么快的效果。

沈老在方言身上,有种自己生命得到了保障的安全感。

就对着方言主动的夸了两句。

说是:“状元郎是文章写的好,医术更是高。”

“怪不得国外那些侨商不远万里,都要回国来找你看病。”

这时候在一旁那些领导听到沈老对着方言夸,也对一个个点头,跟着对着方言一顿夸,这时候方言才听出来,这些都是文化部的领导干部。

从去年开始文化部那可是发挥了很多重要的作用。

属于实权非常大的一个部门。

拨乱反正与政策调整就由他们参与,现在重新确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营造宽松的文化创作环境,鼓励不同风格题材文艺作品创作,为文化事业繁荣奠定了政策基础。

像是今年北影厂的武打片拍摄,应该就是他们新政策鼓励的结果。

小老弟在文学领域掀起了《白桦林》流派,也是得益于这些政策的支持。

此外在文物保护工作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方面,也有他们的政策支持。

还有出国的交流项目,派遣文艺团体出国演出,举办华夏文化展览,这些都是他们在做的。

比如《御修医方类聚》能够借到除了卫生部和外交部,也有他们的努力。

可以说方言周围的人包括了他自己,多多少少都和他们这个部门有关联。

在搞清楚这些领导的身份后,小老弟更紧张了几分。

这些人之于他,就相当于卫生部之于方言。

属于是文化界人士的顶头部门。

好巧不巧的,沈老这会儿见到方言身边一直没说话,表情还有些紧张的小老弟,好奇心驱使下就对着方言随口询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