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这时候已经确认她的状况了,她这是风火蕴结少阳的状态。
当风火之邪蕴结于少阳,少阳经气不畅,气血运行受到阻碍,导致脉管拘急,从而出现弦脉。比如,就像河流的河道被部分堵塞,水流通过时对河道壁的压力增大,类似脉管紧张度增加形成弦脉。
此外,风火蕴结,易化热生火,热邪内盛,也会进一步加速气血运行,促使脉象数急。
如同往平静的湖面投入大量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使原本平静的水流变得湍急,类比热邪扰动气血,使脉搏跳动加快。
她这是弦数并见,又加上典型少阳经症状发热、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所以就确诊了。
她张不开嘴的原因,方言现在也知道了,应该是骨槽风。
是一种发于牙槽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腐溃后脓液从口腔或腮部流出,状如漏槽,故得名。
在西医里这个病叫:下颌骨骨髓炎。
清代高秉钧所著的中医外科著作《疡科心得集》里有记载:
“骨槽风之证,固有内传变而成者矣,亦有外传变而成者矣。”
翻译成白话,意思是:
骨槽风这种病症,固然有因体内脏腑病变向内传变而引发的情况,也有因体表外邪传变而导致发病的情况。
指出本病是由牙龈痛处处理不当继而发病,或由于口腔不洁而直接发病。
在更早时期的明朝,江苏南通名医陈实功所著的一部外科中医经典《外科正宗》里,更是明确记载:
“初则生于耳前连及腮颌,痛隐筋骨,久则渐渐漫肿,寒热如疟,牙关紧闭,不能进食。”
这个患者姑娘,她的情况基本上就算是对号入座了。
所以治疗的方案是清散少阳风热,解毒消肿。
方言立马开始写起了方子。
柴胡6克,羌活5克,防风6克,荆芥6克,僵蚕10克,黄芩9克,白菊15克,银花15克,苍耳子15克,薄荷3克,连翘10克,麒麟竭10克,板蓝根5克,地丁草15克,炒栀仁10克。
另外,方言又开了黄金膏,皮硝,樟脑厚敷患处的外用药。
随后开好方子后,方言递给助手,说道:
“先带患者去敷药。”
“敷好之后,带着患者去中药房拿药。”
接着方言又转过头对着患者姑娘说道:
“你目前这个状况和同仁堂那边开的药关系并不大,只是他们没有辨证准确,没能清理到你体内的少阳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