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吾发多乎哉?不多矣!

毕竟整个大明最好的工匠早就被他弄去登州大学,朝廷现在都面临着缺少顶尖工匠的问题。

“这个工匠的事儿吧……”

朱标伸手揉了揉额头,说道:“暂时先搁置,回头让姐夫自己想办法去。”

李善长点了点头,又瞥了刘伯温一眼,“依臣之见,有之前大量制造和发放收割机的先例,现在大量制造、安装压水管也不算什么难事儿。”

“但是压水机涉及到的铁料可不是几千斤、几万斤就能打住,说不定就会有人打这些铁料的主意。”

“臣建议由御史台派出巡察御史,盯住这些铁料。”

这回轮到刘伯温的脸色黑成锅底了。

好你个李善长,你个老匹夫自己倒霉还不够,非得要拖着老夫一块儿下水是吧?

李善长又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臣觉得胡惟庸的提议不错,就应该让那些苦役负责给百姓安装压水机。”

“毕竟压水机的制造和安装都是由内帑出钱。”

“要是不想办法节省一二,只怕……”

朱标微微点头,说道:“韩国公说的对。不过,眼下还有两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一是那些宣抚使司、宣慰使司等地安装压水机的事儿。”

“不安肯定不行,但是孤也不想白安。”

敲黑板。

一般提到明朝的宣抚使司、宣慰使司,大多都是指三宣六慰。

实际上的宣抚使司、宣慰使司数量要多很多,远不止三宣六慰那么点儿。

另外,宣抚使司和宣慰使司其本质上都是土司,长官由当地部族的首领世袭,经济上要承担朝廷的“征役差发”和“贡赋”,土兵(地方军队)要接受朝廷或上级的调遣,属于大明实控的疆域范围。

但是!

无论再怎么实控,都改变不了世袭的土司首领将治下地盘当成私产的事实。

所以,土司往往也是“不听话”甚至“不服王化”的代名词。

要是搁鞑清那些废物身上也就算了。

问题是朱标这颗黑芝麻汤圆受不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