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年前打过招呼了,今天不过去,初四再去。”
周大哥一家往年也都是初二这天去周大嫂的娘家拜年,但今年不一样,他们特意调换的日子。
主要是李向东一家以前没有回城的时候住在隔壁村,大家聚在一起的机会多,也不在乎初二这一天能不能凑在一起。
可李向东一家回城后就不一样了,大家能聚在一起的次数变少,错过这次,下次最早也要到端午节才能再聚。
闲聊着家常,周父看到李向东只是捧着水杯暖手,并没有喝的意思。
“先甭聊了,老大,你带着他们去你大伯家拜年,玉琪。”
正在逗李小竹玩的周玉琪回头,“哎,爹你说。”
“你也跟着一起去,等从你大伯家出来,你就带着孩子们回来,让你大哥领着你姐姐姐夫去村里其他家转转。”
周父这样安排比较合理,去周大伯家李晓海和李小竹肯定要跟着,但村里另外一些关系比较远点的亲戚家就不用了,有李向东两口子上门就成。
事情安排妥当,周父坐在桌前没动,周母和周大嫂把人送出家门后开始提早准备午饭。
李晓海要出去拜年,周家兄弟俩肯定要跟着,他们俩还想从李晓海手里要来小汽车玩呢。
大队人马直奔周大伯家,周大伯一家早已经准备好瓜子花生和水果糖,就在等着他们过来。
听到院子里的动静,周大伯笑着赶忙把他们让进屋里。
一套拜年的流程下来,李晓海和李小竹再得一个红包,众人直接在周奶奶的屋里开始闲聊。
两家关系亲近,不可能拜个年就走,站都不站的拜年方式,去相处比较好的邻居家拜年都不会这样干。
“东子,玉琴,你们怎么带这么多东西过来?等会记得都拿回去。”
周大娘看到李向东和周玉琴手里拎着的又是饼干糕点,又是果脯和水果罐头的,高兴地同时又不敢自作主张收下。
单拎一样不显眼,大包小包拎过来,加一起不少钱呢,她要是敢收,回头周大伯就敢收拾她。
“听你们大娘的,拿回去,我身体现在好着呢,吃这些糟践了,给孩子们留着。”
周奶奶气色看上去不错,这个时候也没有犯糊涂。
“奶奶,您前段时间身体不舒服,我在家还得看孩子也回不来,这些东西是我们专门拿来孝敬您的。”
“奶奶,我媳妇说的对着呢,现在都拿过来了,我们肯定不会再往回拿,这是我们俩的一片心意,东西您留着慢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