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孔子是圣人乎?伪圣乎?

最后跨马游街时,永昌帝还是会接见女科二甲之人的。

女科会试第一名的竟然是侯英,原黑风荡学校学生,现在是市舶司缉查局局长。

女科会试前十名的还有王梦荻,张月云,孙念初、贾郁、赵汐、梁雪等人。

侯英端坐在考场上,望着面前的试卷,心中既有紧张,又满是期待。新学赋予她的知识与见解,此刻即将在这决定命运的会试中一展锋芒。

第一道题:人体结构与天体运行

侯英略作思忖,便提笔写道:“人体,乃小宇宙;天体,为大乾坤。二者看似遥不可及,实则蕴含着相通之理。自新学所学,人体由骨骼、肌肉、血脉、脏腑等构成,各部分各司其职,却又相互协调,共同维持生命的运转。骨骼如房屋之梁柱,支撑着身体的架构;肌肉则似动力之源,赋予人体行动之力;血脉仿若江河,流淌不息,为全身输送养分;脏腑则是各司其职的官员,管理着身体的各项机能。

在天文学方面,新学教导我们,天体并非神秘莫测的存在,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运行。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而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一颗行星。月亮则围绕地球转动,它们的运行轨迹、周期等,皆可通过数学与科学的方法进行推算与研究。这与人体的运行有着奇妙的相似之处。人体的新陈代谢、呼吸循环等,也有着各自的规律与周期。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体与天体的这种相似性,体现了宇宙万物的统一性。世间万物,皆为自然的一部分,遵循着自然的法则。正如古人云:‘天人合一’,我们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在医学上,了解人体结构与天体运行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与治疗。例如,根据天体的运行周期,我们可以推断出季节的变化,而季节变化又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在不同的季节,人体的生理机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应当根据这些变化来调整饮食、作息等,以保持身体健康。”

侯英写得酣畅淋漓,她将新学中那些大胆而新颖的观点,结合自己的思考,一一阐述在试卷之上。她深知,这道题不仅是对知识的考查,更是对思维的挑战。

再看侯英对第二道题的回答: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标题便惊世骇俗曰:一、孔子圣人乎?伪圣乎?

《史记·孔子世家》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其父叔梁纥六十六岁野合少女,本来违背了周礼“礼不娶同姓之制”。然《论语·述而》自谓“吾从周”,意思是孔子的父亲与一少女私通符合周礼,这难道不是自己为自己不尊礼的行为开脱吗?

鲁定公十年,孔子52岁,被鲁定公封为大司寇,摄相事,真正圆了自己一心仕途的梦想,新官上任三把火,孔子亦如此,上任七天便将少正卯杀了,且曝尸三日,历史记载,随即鲁国大治。这是真的吗?

杀了一人,一个国便实现大治?真的吗?可能吗?

这只不过为孔子开脱罪责罢了,其实,孔子杀少正卯真正原因是为私利,是出于嫉妒之心,是公报私仇而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