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崧和朱由检是堂兄弟的关系,他们都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孙子,而且朱由崧还是福忠王朱常洵的长子。按照这样的亲缘关系,如果让朱由崧来接任皇位,可以说是再正统不过的选择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居然遇到了阻碍。那些一向把忠孝礼仪纲常挂在嘴边、自我标榜的东林党人,竟然坚决反对拥立朱由崧为新皇帝。
究其原因,只因多年前,福忠王朱常洵曾被东林党人逼迫离开京城,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如今,他们担心一旦朱由崧登上皇位,肯定会跟他们算这笔旧账。
小主,
就在众人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个已无任何官职的人物——阮大铖突然扯着嗓子大声呼喊:“各位大人,国不可一日无君啊!福王朱由崧乃是神宗皇帝的亲孙子,论身份、论血统,由他来继承大统,那绝对是名正言顺,天下之人想必都不会有异议的!”
说起这阮大铖,其实他曾经也是东林党的一员。只不过后来不知怎的,他转而投靠了魏党。等到崇祯皇帝即位并着手清除魏党时,阮大铖便因附逆之罪被罢免了官职,从此沦为平民百姓,只能在金陵一带过起了隐居生活。
但他可不甘心就这样销声匿迹,一直心心念念着能够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只可惜,由于东林党人的处处阻拦,他始终难以如愿复出,这次拥立福王可是他千载难逢的机会,自是不会错过!
第四百九十一章、立长立贤
“国家当此危难之机,立帝当立贤,潞王素来以贤德之名着称于世,如今更是身处淮安,若能速速迎其登基称帝,必定能够引领我大明王朝走向中兴之路!”就在这时,同样身无半官半职的钱谦益挺身而出,他代表着东林党的立场高声反驳道。
“钱牧斋啊钱牧斋,亏你还是个饱读诗书的文人呢!你口口声声说着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面临重重危机,却在此刻这般不依不饶地纠缠不休。再者说了,你凭什么断言潞王向来有贤名,难不成福王便没有贤德可言吗?”话音未落,只见阮大铖怒目圆睁,满脸涨得通红,气急败坏地大声骂道。
“够了!够了!你们都别再吵啦!咱们之前派出去征询史可法大人意见的人已经回来,先听听史大人是怎么说的吧!”兵部侍郎高弘图在一旁劝解道。
听闻此言,原本争吵得不可开交的两人总算是暂时停下了嘴,在场所有人的目光瞬间纷纷转头望向刚走进门来之人。那使者感受到众人灼热的视线后,快步走上前,不敢有丝毫耽搁,开口说道:“诸位大人,史大人给出的意见是拥立桂王为新帝!并且已经开始着手筹备相关的仪仗事宜,准备前往迎接桂王进京即位。”
听完这番话,镇守司内的众人不禁全都愣住了,一时间面面相觑,不知该作何反应。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人长叹一声,摇头叹息道:“哎,史大人这个书呆子!桂王远在千里之外,眼下京城已然沦陷,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肯定会整顿兵马,继而挥师南下。我们又怎能有时间等待桂王前来就位呢?”
“哼,真是书生之气!”人群之中再次传来一声冷哼,话语中充满了不屑与嘲讽。
这些人之所以征询史可法的意见,原因无他,只因史可法手中仍掌控着数万名精兵。若能获得史可法的全力支持,那么无论最终由谁来继承皇位,都会变得相对顺利许多。
这时,高弘图将目光转向另一个人,开口询问道:“不知马巡抚对此事持何种看法呢?”
马巡抚马士英,乃是凤阳巡抚,其手中同样掌握着重兵大权,因此他的意见自然也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