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既能严惩伯邑考以维护帝王尊严,又能妥善处置姬昌,还能借这个机会,窥探群臣的立场,可谓一举多得。
殿中群臣可不知道帝辛的心思,当听到殿上帝辛声音传下,
原本安静压抑的大殿仿若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殿中众人先是一愣,紧接着便交头接耳起来,低声的议论声在殿内渐渐蔓延,犹如嗡嗡作响的蜂群一般。
而殿中众人立场不同,自然也都有不同的想法,
随后就见一位身着黑色朝服、身形挺拔的年轻臣子,阔步上前,双手抱拳,声音洪亮地开口道:
“启奏王上,姬昌之子犯下谋逆大罪,在学宴上公然诋毁陛下,动摇大商根基,其行径天理难容,罪无可恕,应当立即处死,以正国法。”
稍作停顿,他微微提高音量,继续说道:
“姬昌身为其父,其子行凶,亦难辞其咎,依律也应连坐处死,如此方能彰显我大商律法威严,震慑天下心怀不轨之徒。”
这名年轻臣子话音刚落,一位胡须花白的老臣,颤颤巍巍地迈出几步,躬身行礼后,缓缓说道:
“启奏王上,老臣以为,伯邑考犯下此等大罪,处死确是应当,以儆效尤,但西伯侯姬昌不同,他忠心耿耿,为大商南征北战,东讨西伐,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因逆子之事受牵连,但念及过往,可免去他的死罪,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也好让天下诸侯看到王上的仁慈与宽厚。”
老臣说罢,一位身形魁梧、身着战甲的武将,神情严肃地站了出来。
他目光坚定,语气斩钉截铁地反驳道:
“陛下,俗话说父债子偿,可儿子犯错,父亲同样难辞其责,姬昌贵为西伯侯,身负教化子民、拱卫大商之责,却未能管教好儿子,致使其犯下谋逆大罪,这本身就是失职,若不加以严惩,何以服众?若今日放过姬昌,他日其他诸侯皆效仿,纵容子弟胡作非为,大商威严何在?律法何在?”
“依臣之见,姬昌也必须处置,方能彰显公正。”
......
听到几人的话,殿内群臣纷纷出言,
一时间,大殿内的议论声愈发激烈,群臣们各执一词,分成了几派,互不相让。
支持严惩姬昌的臣子们,满脸义愤填膺,言辞间强调律法的严苛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