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多方调度,超高效率

碳纤维技术早在之前研发卫星的时候就已经奠定了基础,所以这个时候拿来就可以直接用。

其他方面,在飞行控制系统上,它会对运20原本的数字化航电系统进行一些阉割,用一部分机械式行电来代替,所以需要专门设计一些机械液压式的操纵系统。

而运20的大型部件装配,则直接依赖大量人工划线定位,虽然远远不如数字化装配来的更加精准,但现在暂时没有时间搭建数字化装配体系。

反正现在时间紧任务重,一切都以审时间为主。

等先制造出几架运20,然后再同步完善生产工艺。

经过这么多产品的生产经验,他也总结出了一个规律,虽然每个产品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样会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和性能。

但毕竟时代的局限性在这里摆着,他想的再好都没有用,得先有能落地的才行。

很多武器装备都是这么出来的。

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

必须把自己原本的理想主义性格改掉。

在他这边尽力调动所有资源的时候,周主任那边也非常给力,让航空工程学院的专家们给他打下手,甚至还集中全国能腾出手的机械厂、冶金厂以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多院多厂”的协作体系。

有了以林朵朵专家为首的航空工程学院的各位,龙晨的工作一下子轻松了很多,大家分模块的解决各部分的需要应对的难题。

比如运20所需要的轮胎或者减震部件,要用到具备良好耐磨性、耐老化性以及抗撕裂性的高性能橡胶材料。

这种材料如果让龙晨自己来搞,他也能搞到,甚至大不了他直接建了一一条生产线,专门生产这种高性能橡胶材料,但这是要花费大量时间的,而且所花费的时间,还不能直接推进运20的生产制造速度。

但航空工程院的人就帮他直接解决了。

找到了可以承受巨大压力和冲击力的轮胎橡胶材料,具备良好的防滑性能和滚动性能,并且航空工程院的专家,还专门与相关企业采用更先进的橡胶配方和制作工艺,来确保轮胎的质量和性能可以满足运20的使用要求。

别看这好像是一个小事,但这样的事情在整个运20的生产制造中有很多,每个人帮他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就可以帮龙晨省去大量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