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洛特·杜根不想再说什么了。
没办法,两天下来,完全颠覆了他对华夏的整体认知。他的司机也是他了解华夏很重要的一环。
然后他发现同样是首都,在华夏京城生活明显比在美国的华盛顿特区生活要轻松太多。
即便两边的房租都比较贵,但在华夏京城起码还有给低收入者租房的地方。
而且京城的物价明显要比华盛顿特区低的太多。还没有高达百分之六的消费税。
还有极为发达跟高效且便宜到让他咋舌的公共交通体系,让人们不需要拥有车辆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出行服务。
这也让洛特·杜根自认为找到了华夏汽车能如此便宜的原因。
毕竟在美国糟糕的公共交通体系,让汽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必需品。
但在华夏,照司机的说法,几乎所有城乡的公共交通系统都是差不多的,而且绝大多数地方公交体系的价格要比京城更便宜。
这也意味着对于华夏的普通人来说,他们并不需要一辆车,同样拥有便捷的出行权利,而且远比买一辆车要划算许多。
这种情况下,想要让华夏普通人买车,性价比的确很重要了。就算偶尔有特殊需要,还有出租车跟网约车,价格还便宜的离谱……
城际交通系统则有世界规模最大的高铁跟铁路网,同样远比开车要划算。
所以在华夏车要是卖的跟美国一样贵,还真没生存空间。
洛特·杜根都想不明白,华夏那些车企为什么不点钱游说政府不要在公共交通系统上大肆投入,毕竟在美国大型利益集团为了赚钱游说政府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而且华夏的汽车工业看起来已经发展的很发达,应该有足够的驱动力去做这件事情。
但当他问出这个问题,司机看他的眼神差点又让他抑郁了,像是在看神经病。
“杜根教授,你这话说的……怎么听起来像是合法贿赂呢?造车的游说咱们当家的不要兴建公共交通体系?不是,您这应该是跟我开玩笑的吧?
哪家车企敢这么干,万一消息要是传出去了,还不得被人骂死啊?那不立刻原地倒闭才奇怪了,嘿嘿,你们美国人可真是太幽默了。”
这句话,让闲逛两天下来,本就心情复杂的洛特·杜根彻底想要自闭了。
他突然意识到为什么皮埃尔·德里尼会说他就算知道了原因,也毫无办法了。
两边普通人的思维模式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
他已经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任何不对的事情,对于华夏人来说却是匪夷所思的。
偏偏仔细想想,对于普通人而言,明显美国的制度设计并不太合理。当然,对于那些大富豪而言,又是另一种感受了。
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助理兼秘书的抱怨。
好吧,虽然美国普通人生活的必需品这些年虽然相较于其他国家越来越贵了,但富人青睐的奢侈品相对于其他国家反而更为便宜。
还真特么是个地狱笑话。
……
洛特·杜根已经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的时候,乔喻已经将打开的思路转化成了报告会上要讲的内容。
虽然只有两天时间,但乔喻跟袁老和田导打了声招呼后,直接开始闭门谢客,从而保证了他的高效率。
事实上,只要摒弃了追求绝对完美的数学家思维,追求另一种相对完美,果然是件更贴合自然的事情。
让系统自身驱动力去寻求最优化路径,才是模拟量子行为最优选择。
所以他要做的不过是设计一个路径权重函数。然后交给系统自行选择。
一下就解决了无限维复杂性,开放性不足,跟非局部性与纠缠的数学表达限制。
不管别人怎么看,但在乔喻这里,彼得·舒尔茨绝对是一位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