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对啊,臣错哪了!

“哼,兵者乃国之重器。要不是你还知道点轻重,调动左卫、左骁卫,只是暂替左右武侯行巡街之职,没有真的闯进朱雀门...”

“若不然,朕今天就是拿造反的名头砍了你,你爹也不敢有丝毫怨言!”

虽说如此,但李二陛下拿李斯文也确实没什么办法。

杀头是不可能的,懋功将家里独苗放在长安,托自己照看,结果自己不言声给砍了...

那长安留守的各家孩子,谁还敢留在长安?

没了这些质子,自己还怎么安心放权,边疆战起又该如何?

至于充军,或者流放...也不可。

自己和观音婢白头偕老的可能,全攥在这小子手上,没了他,观音婢的病要咋办?

那驱逐出京?

回想起汤峪短短时间的变化,李二陛下果断摇头。

把他赶出京城哪里是惩罚,分明是奖励!放他游龙归海,万一事发突然找他解决,一时半会也见不得人影。

万一再学了药王孙思邈,偷摸钻进终南山...

左思右想,李二陛下最终低头,看向了手里真皮腰带。

反正这货皮糙肉厚的,上次追着打了几十鞭也没什么大事...

于是故作释然,对着顶梁柱后的李斯文好声相劝:

“哎,算了算了,懋功效忠大唐十数年有余,于某更是肱股之臣,哪怕是看在懋功的份上,某也不可能重罚于你。”

“刚何况你与长乐情投意合,几年之后你我便是一家人,行事荒唐点就荒唐点吧。”

皇帝的声音虽然轻缓,但李斯文还是能听出,暗藏其中的怒气,根本不为所动。

咽了口口水,为自己辩解道:“陛下,昨天那事真是事发突然,某一着急就昏了头...也是情有可原嘛,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