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后续李斯文送来的书信中,反复强调过的问题,他自然牢记于心。
见李承乾回神,李斯文清清嗓子,继续说道:
“百姓如何吃好的问题,有高明你跟进,某自然放心。”
“至于住房的问题还要再等等,而修路供百姓出行的问题,已经被李二陛下转交给了王珪。”
“估摸着...还要再过段时间吧。”
“大概是等春耕结束,联通京兆尹二十二县的官道修缮,就要正式开始实施。”
“到时也会开放面向民间的招工,也算是给春耕结束,尚且无所事事的百姓,一个挣钱的机会。”
“...”李承乾张嘴迟疑,有些茫然的看着李斯文,完全没理解他究竟在嘀咕什么。
修缮联通京兆尹各县的官道,这不是前些天的那场廷议上,王珪用来应付父皇的借口么?
怎么从他嘴里说出来,就变成了准备工作完成,即将实施的计划?
刚想开口详细问问,但又突然觉得,就一个养猪场的问题,就占用了自己大把时间。
就算开口问了,自己也实在分身乏术,根本不可能参与进修路工程。
倒是李斯文率先看出了李承乾的迟疑,举杯共饮而后说:
“高明是有什么想问的,不妨直说,今天某的安排就是给你答疑解惑,省的你整天乱想,又钻了牛角尖。”
李承乾心里五味杂陈,说不出具体是什么滋味,但听着发小如同自己老师的说话腔调,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的样子。
挠挠头,不太确定的说道:“那个...就是修路的问题呗。”
“虽说现在的国库里有了些储备金,但像修路这般兴师动众,又劳民伤财的大工程,是不是还早了些?”
说着担心李斯文误会什么,李承乾又紧忙解释了一句:
“先不说到底要花多少钱,就铺路用的石块,起码需要工人开山取材吧,这一来二去,恐怕父皇又要背上一个穷奢极侈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