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明你看来,长安城里的平头百姓们每日不辞辛苦,所求的是什么?”
李承乾顺着他的眼光看去,回想着这些天的所见所闻,不太肯定的说道:“衣食住行?钱财?还有孩子的未来?”
“这么说倒也没错。”李斯文一挑眉,感叹刚才的想法果然没错。
李承乾这个当初还略显天真的太子,如今从书本里被世家粉饰过的太平中走出,真正深入民间验证所学后,已经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明君的雏形。
“但高明你想过没有,从当年战乱到如今的太平,百姓们的追求有过几次改变。”
李承乾摇了摇头:“斯文有什么想法便直说吧,就当某是你的学生。”
李斯文伸出手掌:“在某看来,百姓的追求总共有五个阶段,身家性命、温饱、衣食住行、前途,还有最后的精神建设。”
“第一阶段是尚且身处兵荒马乱时,百姓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经过朝不保夕的苦日子,百姓的所求便不过一个安稳。”
“而在李二陛下横空出世,平定战乱,赐予百姓们一处安身之所后,百姓心存感激,便成了李二陛下最为忠实的簇拥。”
李承乾若有所思的点着头。
大唐能在短短十几年内平定乱世,开国改元,与父皇将天下再次大一统的道义不无关系。
但要说真正让父皇站稳脚跟的,却是秦王府时得到了无数贤者能臣的追随,在登临大宝后,得到了无数乱世百姓的认可。
如此想着,李承乾对心中那些不解,突然有了些明悟。
又追问道:“那第二次改变呢?”
李斯文继续道:“第二次改变,是在大唐开国,百姓们自知性命无虞后的温饱问题,一日三餐能不能吃饱,能不能活着度过冬天严寒,夏日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