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李二陛下开口,两位有眼力的内侍已经将二人扶起,小心引至案几后。
等两人坐好,遥敬了一杯后,李二陛下这才问道:“两位先生去而复返,可谓何事?”
欧阳询轻抿着酒水,并不做声。
虞世南与李二陛下有段师生情,更是李斯文的二师父,于情于理都该由他交代此事。
虞世南自然清楚这点,面带喜色的回道:“今日越王宴请诸多世家子弟,臣之爱徒,有幸也在其中。”
“宴席上不乏佳作,而臣之爱徒却诗兴大发,挥洒间作出一篇长赋...”
“饶是老夫以何等刁钻眼光细细品读,最后也只能得到一个结论,弗如远甚。”
“得此佳作,老夫喜不胜收,故特意返程,诚邀陛下,诸位大人一同品鉴爱徒拙作,加以斧正!”
“哦?”
虞世南性情刚烈,为人正直,即便是他的亲子,也不曾得如此高赞,而今却对一位徒弟赞赏有加。
一时间,李二陛下对他口中的那位爱徒、以及这篇长赋,起了不小的兴趣。
唐人好诗之风也不是突兀而生。
早在隋文帝平定乱世,再次大一统之后,国家渐渐富强,百姓衣食无忧,对文化方面的追求便有了些许起色。
一路发展至今,虽然还远不及百年之后,唐玄宗时期的文坛盛世,但爱作诗、喜品诗的风气已然大行其道,连皇帝也深受影响。
而且,李二陛下不仅是文治武功盖世,就连诗歌方面,同样有着惊人的才华。
一生所作诗文将近百篇,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史抒怀、对大臣的颂诗...几乎无所不包,皆为上乘。
其中最出名,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那篇专为长孙无忌所作的《威凤赋》。
因为这篇长赋最是闻名,又是家中排行老二,所以,李二陛下还被后人戏称一句‘李二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