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四年,七月初。
就在刘瑁占据雒阳的同时,京口之外的海域上,有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在向京口逼近着……
自刘瑁彻底占据交州后,便着手真正发展海上力量。
董袭和蒋钦奉命分别屯驻广州与交州,经过四年的潜心发展,岭南府水师已初具规模。如今,他们所率领的,正是汉军水师的最新力量,刘瑁亲自为其命名为:龙船。
这些龙船,是国子监工学院的最新成果,凝聚了汉军无数工匠的心血。
它们以水密隔舱为基础,借鉴了刘瑁提出的尖底V型船身和贯通首尾的龙骨结构,并结合双舵设计,堪称当世最为先进的海上兵器。
所有龙船分四层,下层放置压舱物,中层为士兵活动的地方,上层甲板作用于作战,顶部还设有了望台。
更重要的是,放置压舱物的底层还配套有车船所用的人力踏板,即使在无风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船只的机动性。
甲板的前后搭载了最新设计的投石机,可用于发射火油弹及石块,同时在甲板之上还安装了数个巨大的拍杆,用于近战搏杀。
而在士兵集聚的中层,则设计了多个隔间,每个隔间都布置了一台破城弩,提供远程火力支援。
所有船体的表面全部涂抹了以桐油混合海藻灰、糯米浆制成的防火涂层,可以抵御火油以及相关火箭的伤害。
最后汉军还在船上加装了铁制冲角,加强了船只本身的近战能力。
即便以雍汉的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这四年时间也仅仅打造出了四艘这样的巨舰。
刘瑁亲自为它们命名为:麒麟、瀚海、沧溟、雍武。
而此刻,出现在京口外海域的,正是其中的“麒麟”和“瀚海”……
“麒麟”号,作为刘瑁亲自命名的龙船,被董袭作为了自己的旗舰,他的船身修长,上面刻画着精美的麟纹,船头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麒麟。
作为四艘龙船之中最为均衡的旗舰,“麒麟”的甲板厚度足以抵御一般破城弩的射击。
除了船体要大于其他三艘外,甲板上还安装了八架投石机、十架拍杆,而破城弩则达到了恐怖的二十台,火力之强,令人胆寒。
“瀚海”则与“麒麟”有所不同,它的船身更加修长,流线型更加明显,船舱内,车船踏板和船尾轮桨的数量也更多。
甲板上没有安装投石机,以减少风阻,但在船体两侧放置了四架拍杆,并安装了十六台破城弩,弥补了远程火力的不足。
这样的设计,使得瀚海号在速度上略胜一筹,更适合护卫和助攻。
此时此刻,“麒麟”正与“瀚海”一起被无数楼船、艨艟簇拥着,如同一支离弦之箭,飞速向京口逼近。
在汉魏开战后,京口作为魏国大江南岸最为关键的出海口,自然备受重视。
魏国的水军几乎完全脱胎于原孙氏政权。在拿下京口后,曹操以孙绍为主,将原江东的战船尽数收归己用。
但由于刘瑁在荆州、扬州的巨大威胁,曹操又不得不将许多海船拆解,用于修补和增造楼船。如今,京口内仅剩三十余艘大型楼船,作为最后的防御力量。
在张昭的布置下,以这三十余艘楼船,配合数百艨艟,不计其数的冒突等小型战舰构成了京口的防御体系。
就在这个时候,负责侦查海上敌情的魏军士卒突然发现了数艘船影,他连忙揉了揉眼睛,仔细的看了起来,不一会儿,脸色瞬间变得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