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大学终于变得有些正常起来,至少不会让人在夜里不敢在宿舍外游逛。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又过了几个月,更多的陌生面孔新学生,如同夏季里的暴雨般,猛地降落而至,源源不断挤进有些拥挤的宿舍,让宿舍肉眼可见的变得人满为患。
其实,不光是宿舍,图书馆、食堂、教室,任何地方都挤满了人。
在一个炎热的清晨,马丘望了一眼食堂中、正在排队的、长度令人绝望的队伍后,有些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之前人少的好日子,应该是一去不复返了。
之后随着时间流逝,现实一次次证明了马丘的想法。
夏季的人数暴涨,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在夏季人数暴增后,几乎每个月都会再重复一次这现象,哪怕进入秋季,温度不断下降,情况也没有任何“改善”。
渐渐的,马丘的观念,从最开始“怎么没有人”,变成了“怎么哪里都是人”,整个人充满怨念。
实际上,充满怨念的,不光是马丘他一个人,还有几乎全部的亚特兰大学学生。
毕竟,他们来这里,是想学习高深的知识,而不是每天玩“人挤人”游戏。
大学校方,显然了解这种情况,数栋新的石楼,在极短时间内修建完成,缓解了几近爆炸的人口压力。
但学校石楼建造速度,并不能追上学生增加的速度,当大学内所有“未规划用地”都被使用后,整个亚特兰大学已经开始接近被人挤爆的危险边缘。
就在马丘忍不住怀疑,下次他去食堂吃饭的时候,会不会被人挤死,亚特兰大学第一分校,毫无预兆的在亚特兰城新城区建立起来。
之后的发展,在马丘看来,就像是“法术生物学”学生喜欢显摆的一个词语——传染——亚特兰大学第一分校刚刚建立起来没有多久,亚特兰大学第二分校、亚特兰大学第三分校紧跟着出现,然后是亚特兰大学第四分校、亚特兰大学第五分校……
到最后,马丘已经不太确定,亚特兰大学到底成立了多少分校。
说起来,这些分校,并不是每一个面积、规模,都如同亚特兰大学主校一般大,有的只是一个比较大的院子里面立着两栋小石楼。这些分校,也不是把主校的所有专业复制一遍、然后重新招收学生,而是直接分离某一个学科、或者某几个学科,独立出去。
因此,分校们都有自己的专属名字,比如亚特兰大学第一分校,又叫做亚特兰大学法术化学学院,亚特兰大学第二分校,叫做亚特兰大学法术物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