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茜的角度出发,无论怎么分析,当前的情况的确都有点匪夷所思。不过李察要比南茜想的更多,而且懂得跳出当前的局限,来看待整个事件。但想到的东西,李察都藏在心里面,并没有说出来:
有人死了,显然是一个凶杀事件。
而在一个凶杀事件中,何必一定紧盯着凶手不放,何必一定先确定凶手身份?
如果想要弄清楚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出凶手逼问,的确是最为省事的。但在凶手无法锁定的前提下,换个角度,比如把自己带入凶手的身份看待整个事件,也许会更好。
凶手,嗯,一个身材、面容甚至性别都不确定的凶手,在船上连续三天杀死了三个水手,用意何在?
难道真的是因为泄愤杀人?不见得。
很可能,凶手只是为了通过杀人来达到某种目的。
那目的是什么呢?
杀人的方式是愚蠢的,但也可以说是诡异的,毕竟把人从桅杆上丢下来,一次比一次高、让人摔得一次比一次惨,这很容易让人惊讶、猜忌,然后是担忧、害怕和恐惧。
谁知道,下一次被摔得是不是自己?
这很可能是在有意的制造一种恐怖气氛,来为接下来的一些列事情做铺垫。
很有可能,这只是一个开始的,接下来会……
李察及时停住了思维,没有再想下去。因为缺乏足够足够的信息,推理的太深入,极有可能陷入误区,不如保留一个开放的假设,看一看事情到底怎么发展。
而如果当前保留的假设正确的话,那么做这件事情的凶手,极有可能会继续进行杀人,手段会不断的升级。只是对方到底会做到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