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难道是端静公主又不要颜面的跑去纠缠裴渊了?

想到这层可能,赵如裳对端静的厌恶又深了几分,匆匆甩开那些思绪:“母后就当圆儿臣一个心愿了吧。”

皇后抬手戳了戳她的脑袋,恨铁不成钢地冷哼道:“我还没见着他人呢,怎么放心把我掌上明珠交给他?”

“您又不是没见过他!”赵如裳感觉自己受了一遭折磨,心里七上八下的就怕皇后不同意:“都说丈母娘瞧女婿,越瞧越满意,到您这儿,怎么不成了……”

皇后哭笑不得:“我还没同意呢,什么女婿?你告诉裴渊一声,我空闲时见一见他,将来是要和你过一辈子的人,母后总要多看看,不能叫我女儿所托非人了不是?”

皇后有心为赵如裳找一个家世显赫的驸马,留意这么久倒是有几个满意的,正想女儿在上元节灯会见一见,哪知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害得她都没脸面再见那些世家夫人了。

乍一听皇帝提及赵如裳中意裴渊,她心里还是有些气的,堂堂公主嫁给一个六品太医像什么话。

可转念一想,裴渊其实也有可圈可点的优胜之处,性子虽淡漠了一些,可为人光明磊落,洁身自好,最重要的还是他清楚赵如裳身体状况,有一身医术能派上用场,如此也算一举两得了。

不过这话皇后不打算和赵如裳说,免得她心花怒放,尾巴翘上天去。

瘟疫严重,皇后忙着处理六宫事,无暇顾及赵如裳,说要见一见裴渊也搁置了。

二月到了底,边关的加急文书又一次送进了京城,这下不止江阳,连附近的一些县和村子也有人染上瘟疫。

染上瘟疫者,先是发热抽搐,三五日就能烧得昏迷不醒,如果缺少药材治疗,不出半月就会丢了命。

瘟疫从发生至今,一千余人里已经死了大半,甚至有更为严重的情况摆在面前。

江阳锁城,粮食供给不足,百姓们望眼欲穿却等不到任何希望,渐渐开始浮躁起来,已经不时有年轻力壮的汉子结群冲到县衙里击鼓鸣冤。

县令吓得浑身哆嗦,拿他们一点办法没有,要是匪徒小贼,直接压进牢房里去,可那些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万万动不得手。

还是几十里外驻守边关的周将军,连夜将军中的粮食分了几车过去,解决燃眉之急,暂且稳住了人心。

瘟疫永远是古往今来最沉重的伤痕,当地大夫束手无策,太医院多良医却又远在千里可望不可即。

加急文书一到面前,皇帝便下了旨,令太医院指派三位太医赶往江阳,同军医和当地大夫,一同研制出瘟疫的解药。

陈院使传了皇帝口谕到太医院,堂中顿时鸦雀无声,太医们面面相觑,却又十分默契的没有人站出来答话。

皇帝有旨,前往边关救急的太医,皆赐黄金千两,另能加官进爵,蒙荫子孙。

旨意已下,必然不能抗旨不尊,但众人皆知边关危急,稍有不慎就会把小命留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