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把活动期限设置在5天内的话,那参与的人肯定会更多,也不会有影响工人上班的这种麻烦了,相信不管是京城日报还是这边的上级领导,应该都不会有什么意见了。
而且,只是走单途的话,那沿途的后勤保障压力也会少了很多,安全性自然也就高了许多。
这么一想,周海洋同志的这番话,真的算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建议了。
当然,这话说起来,也不怪田向南做事不顾脑子,考虑事情也不够全面。
就应了那句老话,一人计短,三人毛长。
田向南能混起来,凭借的是先知先觉的优势,并不是说他比普通人聪明太多。
以前在青山大队的时候,有老林和向北给他查漏补缺,所以发展得倒还算顺风顺水。
可是后来,老林和向北走了以后,他们后续的发展不是没有出现过错误的。
就比如青山大果园,就比如哈城投资受挫,转而前往春城投资的事情。
如果老林还能在他身边,帮他一起想着对策,帮他查漏补缺,或许这两年,青山大队的发展可能会更加顺利。
田向南的身边,眼下就缺这么一个人。
可此时,眼前这不就是一个吗?
田向南原本看重的是周海洋的见识,以及他通晓几国的语言水平。
没想到这个家伙在看问题统筹方面,也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就只是知道了他的宣传方式以后,就能点出其中的问题,而后又帮忙改进。
说实话,这样的人才,当真是田向南眼下身边最需要的。
毕竟往后青山大队的发展越来越大,涉及的资金也越来越多,田向南总不好一直都自己做决定。
那样真一个决策失误的话,造成的损失简直不可想象。
这会儿田向南的心里已经暗自有了主意。
不过,现在也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老周,你先坐着,我出去打个电话。”
田向南招呼了他一声,就快步起身出了大宅院,向着街口去。
毕竟他刚跟王老爷子说过那个事,眼下既然有了更好的主意,那就得先跟王老那边说一下。
该跟上面打的招呼还是得打,但是计划这么一改变,相信上面应该更容易就能通过,也不会让王老爷子太过为难了。
果然,一听到田向南打电话说起的情况,说是把运动会时期缩短到了5天,也就是假期内,并且回程的时候还有专列把人送回来。
这回王老答应的很痛快,还直接帮忙打了包票,说保证没问题,让他回头就可以联系京城日报那边做准备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