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护卫,太上皇吩咐咱在殿外候着,就等着泾阳王府派人来报喜了。”
石头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太上皇心里一直记挂着呢。
石头进殿,见到李渊,拱手躬身行礼。
“臣拜见陛下。”
李渊挥了挥手,示意他免礼,迫不及待的询问。
小主,
“可是庄子上有好消息了?”
石头点头,脸上带着喜色,恭敬地回道:“回陛下的话,夫人昨夜顺利生产,今日天刚刚亮,顺利生下了一位小郎君!母子平安!”
李渊一听,顿时喜上眉梢,连连点头,朗声大笑。
“好,好!太好了!哈哈哈哈哈,好啊!怀仁那小子,终于当爹了!”
他站起身来,在殿中来回踱步,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片刻后,他停下脚步,望向石头。
“孩子的名字呢?”
石头拱手说道:“郎君和夫人都说,陛下您对这孩子的降生的期盼,不比他们二人少,郎君他除了您,没有亲近的长辈了,说是孩子的名字,要请您这位长辈来取。”
李渊一听,再次笑起来,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隙,满面红光的模样。
李渊在殿中来回踱步,思来想去,从自己想了许久的几个字当中,挑选一个。
若说按照出生的时辰,当取一个旭字。
如同朝阳一般,照亮未来。
不不不,不妥,旭字五行属木,这孩子生辰八字,五行不缺木。
李渊又深思熟虑的一番,在“安”和“睿”两字之间摇摆。
最终选定了“睿”字,作为侄孙的名字。
按照辈分,这孩子的这一辈,当属承字辈。
但是当“承睿”二字浮现心中的时候,李渊默默叹息一声。
不可,不可啊。
大郎家曾有六子,四郎家有五子,都是“承字辈”.......
这一辈的小辈,还是忘了承字辈的好。
如今高明是太子,将来,也要做陛下。
如今没有“避储君讳”的说法,可是将来不还是得“避帝讳”吗?
等到将来高明做了皇帝,“承字辈”更是成了礼仪上的“禁忌”。
与其等到将来改,倒不如趁着孩子年幼,直接省略,还省下了将来不少修改文字记录的麻烦……
莫说是侄孙,便是其他孙儿,也是如此。
青雀,雉奴,都是如此。
“便取一个‘睿’字吧。”李渊说道:“李睿,从目,从谷省。空虚的山洼,有畅通义,期待孩子将来,人生坦途,目为明察,明智,智慧, 睿,智也,明也,圣也。”
“《书经 · 洪范》中云,‘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恩,就取个睿字,睿字好啊。”
石头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是听太上皇一顿分析,心中觉得太上皇真是太厉害了。
太有才华了。
不愧是读书人。
起个名字都讲究的很。
不过,自家小郎君,当得如此讲究。
石头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连忙拱手说道:“陛下英明!‘睿’字寓意深远,如同陛下所说,既明智又通达,小郎君将来也一定会喜欢陛下赐的名字的。”
李渊哈哈一笑,心情极其舒畅。
“这孩子,比他爹有福气啊。”
他爹小时候还吃了不少苦呢,这孩子,一落生,就生在了福窝里。
“石头啊,赶快回去,将这名字,带给你家郎君。”李渊笑道。
“是,臣这就回去送信。”
石头应声。
出了大安宫,石头还要去一趟两仪殿。
太上皇是长辈,自然是要先来长辈这里报喜,太极宫那边,也等着呢。
李渊站在殿中,望着石头离去的背影,脸上依旧带着欣慰的笑容。他低声喃喃道:“李睿,李睿……好名字啊。这孩子,一定会像这名字一样,聪明睿智,前途光明。”
一边喃喃自语着,一边感慨,自己给起的这个名,真好啊!
李渊走到殿门口,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感慨万千。
“三兄啊,你的血脉,给你找回来了,你这一支,后继有人了!”
“你可得好好谢谢我,等将来到了地底下,你可得请我喝酒啊。”
“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