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扰人大喜,这是罪过!

于是他们又写了一份,语气更重了些,甚至提到了皇帝陛下对年轻勋贵的纵容可能会导致大明国体不稳。

然而这一次,乾清宫里还是一个字没批。

韩宜可正在监察院值房内来回踱步,乌纱帽下的鬓角已渗出细汗。他第三次展开那份弹劾奏章,松烟墨写的“僭越礼制”四字力透纸背,饶是韩宜可都有些坐不住了,亲手写了一封弹劾奏章,亲自送入了乾清宫。

乾清宫的鎏金铜漏滴到申时三刻,朱元璋握着韩宜可的奏折冷笑一声,拇指上的翡翠扳指在折子上叩出沉闷的“笃笃”声。他望着殿外丹墀上忙碌的宫人们,忽然想起马皇后前日亲手为临安公主梳头时说的话:“重八啊,咱们欠那孩子的,何止是一条命?”

案头那对李祺献上的倭国红珊瑚正艳得滴血,老朱呵呵一笑,提笔在奏折上画了个朱红圆圈,像极了婚嫁时用的胭脂盒。

“传韩宜可觐见!”

太监尖细的嗓音在乾清宫金碧辉煌的殿宇间回荡,惊飞了檐角几只歇息的麻雀。

韩宜可整了整官帽,深吸一口气,迈过朱漆门槛。

殿内龙涎香的烟气缭绕,老朱陛下正伏案批阅奏章,御笔在宣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韩宜可跪拜行礼,额头触地时能感受到金砖传来的凉意。他抬眼偷觑,只见朱元璋手边那盏青花瓷茶盏里,碧螺春的茶叶正缓缓舒展,氤氲的热气在冬日的晨光中袅袅升起。

说起来,朱元璋对这位都御史还是比较满意的。

自打他接替刘伯温执掌监察院以来,朝中贪官污吏闻风丧胆,就连那些平日里趾高气扬的勋贵们,见了他也要绕道走。

刘伯温致仕前举荐的这个接班人,确实深得帝心。

可眼下,韩宜可的固执却让朱元璋有些头疼。

这已经是第三份弹劾李祺婚礼逾制的奏章了,字里行间那股子较真劲儿,活像当年在诏狱里死谏的自己。

“陛下,李祺与临安公主婚事,不符合礼制,并且有铺张浪费……”韩宜可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