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饭的士兵,已经开始通过吊篓划过怒江。
然后就是重机枪,还有迫击炮这样的重武器过江。
只是可惜这个过江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也太喜人了。
没过二十分钟,戴团长就等不及了,又过来找麦克杜想办法。
“麦克将军,这么过河太慢了,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加快速度?”
麦克杜:“加快速度的办法我还是有的,就是太危险了。”
戴团长:“是什么样的办法?您说出来让我们也参谋参谋。”
麦克杜准将,给自己边上的一位队员,使了一个眼色。
那名队员走到一道滑索的边上,解下自己腰间的皮带。
他把皮带往滑索上一搭,又在自己的手腕上饶了一圈。
只见他的双脚,在悬崖边上用力一蹬,人已经十分迅速的,向着怒江对面划去。
麦克杜:“这个速度够快了吧,可就是太危险了。
一个不留神的话,就容易掉进江里。
你们看看下面怒江的水势,肯定是十死无生的结果。”
戴团长看了看自己的警卫排长,那个排长点了点头也不说话。
只是把最后一口可乐喝光后,同样解下自己的皮带,朝着怒江的对面滑了过去。
这个排长滑过去以后才知道,就在对面的山上,有一张张开的绳网。
等他滑到了终点,松开皮带顺着网子离开即可。
就这样,重武器走滑轮上的吊篓,远征军二百团的士兵们,直接利用皮带滑过去。
也许是他们刚刚吃饱的原因,也许是他们思乡心切的原因。
竟然全数通过了怒江天堑,没有一个远征军的士兵,也没有一件武器落入江中。
现在的戴团长,已经褪去了刚刚回到祖国的喜悦。
换上来的是是一脸的刚毅和果敢,还有一颗对小鬼子的杀戮之心。
“二百团以连为单位整顿完毕,请麦克……请杜将军指示,我们下一步行动计划。”
他们全员通过怒江以后,杜麦客的大墨镜终于摘下来了。
这是一张标准的东方人的脸,一时间看得二百团的士兵,又有一些恍惚。
“请各位弟兄记住我这张脸,我姓杜,我的名字叫杜麦客,真正的华夏甘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