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关家

苏荷,“那改天你问问琳琳,要是你俩都可以的话,我跟你爸给你提亲去。”

“对了长安,结婚后你俩打算住哪儿啊?住院子还是楼房?”

长安觉得他妈这也太速度了,刚刚还在聊结婚的事,怎么现在都已经结婚后了?

他道,“住楼房爸妈,院子住着太麻烦。”

住院子还要打理,住楼房就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苏荷,“那行,改天你跟我们看房子,想要啥样的房子自己选。”

她买的那十套楼房有别的用处,给孩子们就另买吧。

“好吧。”

也不用改天,第二天就去选房子了,长安寻思着以后就他们俩人住,以后有孩子也是最多三人。

就选了一百二十平的,不大不小正正好好。

苏荷看这小区房子不错,又入手了十套,之前她就说过,四个儿女结婚每人一套房一辆车十万块钱。

儿子车房都给买了,就差结婚时候给钱了。

闺女房子还没给。

就拿着房本去找了长意韩书宴。

长意韩书宴俩人不解,“爸妈我们这房子还能住好几年呢,不用给我们买房。”

咋还给他们买房子了,他们有房子啊。

除了这套,还有一套院子呢。

苏荷,“你们四个待遇一样,起步一套房一辆车外加十万块钱,你这儿还缺个房子。”

“好吧。”

韩书宴笑说,“咱爸妈这有事没事给咱们送个房子车子的。”

长意,“嗐,反正买了收着吧。”

谁说的父母不会公平对待几个孩子啊,长意觉得那是父母不想公平对待,从小到大,她有的她弟弟也有,她弟弟有的,她也有。

爷奶姥姥姥爷舅舅姑姑们对他们姐弟俩也都是公平对待。

从小她就没受到不公平的。

美容院,大饭店装修已经开始了。

苏荷估摸着美容院应该在十月末完工,装修三个月,差不多。

明年计划除了开大饭店,就把在海市的那十一家店开起来。

苏荷之前跟顾建华商量了一下,服装店,饰品店,烟酒店,台球厅,内衣店,鞋店,化妆品店。

这些店都复制过去。

服装店依然是两家,男装女装各一家,饰品店一家,烟酒店利润很高,苏荷想在海市开两家。

这就已经是五家了,加上化妆品,台球,鞋店,内衣,九家店。

还有两家。

一家苏荷是想开美容院。

另一家。

苏荷打算开餐具店,专门卖餐具。

京市那家杂货铺虽然也卖餐具,但它到底是杂货铺,除了餐具还卖一些其他零碎的。

这家就专门卖餐具。

这家店纯粹是她个人爱好了,对的,她苏荷除了花草又喜欢上了陶瓷,虽然她不做饭,但是当你把菜盛在那些好看的盘子里,就能让你多吃两口,心情愉悦。

明年的计划就这样了,后年的话,上半年开一家西餐厅,下半年还没想好。

先把今年明年过完再说。

人的欲望无止境,她起初打算开十家店就行了,然后给四个娃一人一套房子,再就是买个四合院。

现在她不满足于这些,开店,她想开五十家,四合院咋也买个十套,还有十来个二十个小院子。

总之房子铺子要多多的。

虽然不是正式提亲,但是苏荷顾建华俩人去关家拜访关父关母是按提亲的规格准备的。

白酒两瓶,红酒两瓶,烟两条,茶叶两盒,糕点两盒,糖两盒,燕窝两盒,海参鲍鱼各两盒,干果两盒,水果两盒,奶粉两盒。

外加苏荷给关母带的一套护肤品。

苏荷觉得自从开店做生意开始,自己的商业头脑就打开了,她看燕窝海参鲍鱼这些买的人挺多的。

在想她要不要也开一家啊。

顾建华的意思,“你想开就开呗,咱不是有两家空铺子?”

前年买铺子,一下买了四家,一个六百平左右,两个四百平左右,一个一千多平的。

六百平和一千平是带二楼的两层,两家四百平是没有二楼的,光门面。

顾建华本打算火锅店没必要开那么大,四百平左右就行,但他还是得意带二楼的店,最后装修铺子还是选了六百平那个带二楼的铺子。

一千多平的苏荷打算年末开美容院已经装修开了。

眼下就剩两家四百平的空铺子。

“开燕窝店没必要那么大的吧,一百平左右的就行了,四百平太大了!”

就算海参燕窝鲍鱼花胶这些产品弄到一个店里,也用不着那么大的。

顾建华,“那咱这铺子一直空着也不是个事,看想想开啥好。”

苏荷,“你开超市吧,另一家我后年开西餐厅。”

“超市我要开一家大的媳妇儿,大概五千平到一万平左右的,那家店还是你寻思寻思开啥吧。”

顾建华得意大型超市,不想开小超市。

苏荷灵光一闪,“我想好了,那家店我开母婴店,专门卖孕妇,产妇,婴幼儿,儿童用品......”

顾建华听着,“可以可以,听你描述感觉开一家这样的店很不错。”

孕妇,产妇,婴幼儿,儿童,这些群体各方面需求不比普通人的少,比如产妇穿衣服,就必须得穿宽松的。

市面上除了买大码的或自己做,基本上就没有。

婴幼儿衣服包被这些基本上也都是自己做。

“是吧,我也觉得很不错,不然四百平的大店除了开餐厅超市真不知道做什么好。”

顾建华,“那媳妇儿,你那卖燕窝海参鲍鱼的店打算啥时候开?”

“今年呗,后天我就去看铺子,小店装修不会花太长时间,大概在十月初就能开业了。”苏荷算了一下。

“行呢,你开去吧。”

顾建华是非常支持他媳妇开店,他脑子里点子没有他媳妇多,他就想到了开餐厅超市,还是他媳妇聪明。

第二日,周六。

去拜访他们亲家。

长安也去。

此时关父关母关博琳一家三口也准备着了,特意早起去菜市场买了菜。

人还没过来,关母跟女儿叨叨,“他们八成是过来谈你俩婚事的。”

“你跟妈说,想啥时候结婚?彩礼方面有啥想法?”

关博琳,“谈婚事的?妈有这么快吗?”

他们不是刚见了家长?

关母,“这哪里快啊,正常速度流程,长安来过我们家了,你也去他们家见过了。”

“今天我们双方家长见面,认识一下,然后就谈你们俩婚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