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在这院落里,好生种庄稼。”
蒲维清未解其意,质问道:“你在讽刺什么?”
宇文君道:“没有讽刺,只是觉得你很平静。”
“这种平静,类似于无情大道,故而激起了我的兴趣。”
“可曾考虑退位让贤,你这样的人做白鹿书院的院长,有些屈才了!”
蒲维清心里一顿,没想到这个小年轻的关子藏在了这里。
白鹿书院内,康长治还是有些领袖之才的,可惜是文才。
“我会考虑的,你这句话也提醒了我。”蒲维清乐呵一笑道。
宇文君挥了挥手,便横渡虚空离去。
……
北方,雄武州。
雄武州距离正雄山不是很远,徐华也很意外,自己被传送到了这里,对于熊梧州的大概地理他还是熟悉的。
徐华年轻的时候,也曾在雄武州当过一段时间闲云野鹤,替人代写家书,也曾远距离的欣赏过夜间青楼的风景,也曾在雄武州参与过科考。
在此地仔细感受了一段时间后,徐华便深感北方大体平静,柏小卫大人已大体上的解决掉了北方土地兼并的问题。
宣扬新政一事,徐华无疑是受到了莫大的阻碍,因为许多百姓,在经过这一次以工代赈之后,都有了自己的田宅,有了自己的基业。
老百姓就是这样,只要没有挨刀,就感觉不到痛。
不过徐华并不会认为这是老百姓的问题,而是自己能力的问题。
没办法,柏小卫主持北方大局的这一段时间内,政治清明,官员与百姓关系和睦,官府那里不敢说是有求必应,但至少大体上没什么特别揪心的事情。
当得知王博野已经带着程泽一家人前去徐家府邸下跪后,徐华心里也不着急,王博野的确是率先打了一个漂亮仗,但王博野若是被传送至北方地界,大致还是会碌碌无为。
酒楼里,徐华独自一人自斟自饮。
已很多年,不曾来过酒楼喝酒,滋味与年轻时候不太一样,有那么一瞬间,徐华意识到自己真的是老了,喝不出来年轻时的那种感觉。
他旁边的桌子上也有一人自斟自饮,此人体格健壮,模样虽不算俊朗,但也并不丑陋,面色枣红,一双浓眉,身着一袭布衣,草莽气概扑面而来。
这会儿,又来了一位腰间佩刀的青衣小吏,能腰间佩刀的青衣小吏,多出自于郡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