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雒歌晓的礼物

后来随着撤村并居,那里和营掌一样,很多年都没有人居住了,现在那大大小小的山洞都成了驴友休息的地方,自驾游的人路过这里会停车休息一下,拍几张照片,钻几个山洞瞅瞅。

老村的几户人家看到这机会,开了几家小吃店和小特产超市,但那是七八年后的事情了。

并且山洞村自古至今都有在洞里酿酒的习惯,据说洞里酿出来的酒浓郁香醇,口感优良,虽然李树没有喝过,但听老爸和舅舅说过。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那里建厂,但又一想,那里什么都没有,水也比较缺,如果在那里建,各种成本会大幅增加的。

酒厂还得建在央村!

首先,央村的交通比山洞村要好的多,无论原料进入还是成品输出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其次,央村的水好,这点是公认的,俗话说好水出好酒,再加上自从红杉啤酒在央村生产后,有些人就说这酒比以前好了。李树还问过李林是不是有啥新工艺了,李林却说是水的原因。

最后的原因是熟悉。在央村,无论做什么都会很方便,有李根和李林在,能给他省下很多事情的。

不过酒的定位就是个问题。

当然,李树也没想过要做多高端的酒,因为高端的酒需要时间成本,最起码得十年,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市场上十几二十元的白酒。

自己完全可以弄上几个品牌,先做中低端的,然后每一批酒都在山洞村的山洞里放上一部分,等过上几年后再考虑中高端的。

李法在家就酿有酒,虽然口感上一般,但能保证是粮食酒,他也去帮过忙,酿一次,酿个几百斤,能喝好几年,如果只计算粮食,不计算其他的话一斤酒的成本大概四五块的样子。

回去就问问李林,白酒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几张纸已经画满了,李树看了看时间,都快一点了,他笑了笑,洗漱过后就躺床上睡觉了,毕竟明天还有正事。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