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明读者》

“要我说,这炊饼是武大郎放的,准备毒潘金莲呢!”

“咦,这么一想还真有道理哦。”

“所以,敲门的是西门庆还是鬼啊?”

……

新乡城,朱雀大街107号,大明报社。

秦渊刚从宫里出来,远远的看着报社门前有个熟人。

“咦?这不是奈良一兵卫么,怎么有时间来我报社啦?”

“秦渊阁下!卑职是来送稿件的!”

“哦?让我看看。”

“嗨!”

奈良一兵卫恭敬的将稿件呈送给秦渊。

稿件名为《菊与刀》,序言阐述了奈良一兵卫的小小见解。

众所周知,武士道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在岛国小国寡民、诸侯遍地的背景下,是武士阶级逐渐固化的产物。

扭曲、矛盾是他们的代名词。

而在奈良一兵卫的笔下,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刻剖析了武士道最深层的根。

那就是,这群人说到底,就是拥有地位、极度忠诚的士兵。

只是不知道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将现实的物质化的,上升到精神层面。

奈良一兵卫在书中,将自己描绘成一个普通的士兵,并且追求真正荣耀,而非虚荣的故事。

当然了,出于对倭王和幕府的痛恨,奈良一兵卫在书中,可没给他们什么好形象。

第一卷,从徐福渡海开始,到万历援朝结束,最后视角又回到澳洲战场上的武士团身上。

秦渊只是粗略看一眼,就清楚了这本书的价值。

如果《菊与刀》传到东瀛,不仅可以瓦解武士阶级的精神世界,甚至会威胁到东瀛皇室和幕府的正统性。

有时候,一篇文章就是一把刀。

在文化的战场上,不见血的厮杀更令人恐惧。

如果一个民族,从语言文化到历史全被摧毁了,那他们面临的就是“现代原始人”的头衔,永远抬不起头来。

“这书,可以上!”

秦渊送走了千恩万谢的奈良一兵卫,转头带着稿件进了报社。

现在的报社忙碌的很,职员不断审核稿件并打分,最终高分的作品会被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