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处陡峭的山坡上,道路几乎垂直而上。士兵们不得不攀着绳索和树枝艰难地攀爬。有些士兵因为体力不支而滑落,幸好被下方的同伴接住。
刘协不得不感叹,即便到了后世,遍地都是科技与狠活,但是很多地方的山路,依然是险绝难行。
队伍连续经过长达两个月的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了汉中大地,阳平关也近在眼前。
…………
阳平关下,风声呼啸,一片肃杀的紧张气氛。刘协率领的大军如乌云压境般抵达,兵临城下,气势恢宏。
汉中的张鲁得知这一消息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眼神中充满了恐慌。
他的双手颤抖着,嘴唇哆嗦着喃喃自语:“这可如何是好?朝廷的大军竟来得如此之快!”
汉中急忙把群臣召集起来,等人到齐了后,张鲁的目光在群臣之间游移,试图从他们的脸上找到一丝希望和对策,但看到的只有同样惊慌失措的表情。张鲁的心中涌起一股绝望。
就在此时,又有人来禀报,刘璋派遣大将张任也从益州出兵了,与皇帝形成双面夹击之势。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直击张鲁的心头。
他的身体晃了晃,险些瘫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喊道:“天亡我也!两面受敌,如何抵挡?”
张鲁心急如焚,大殿之中,气氛凝重压抑,众人皆沉默不语。张鲁来回踱步,焦急地问道:“诸位,如今局势危急,当如何应对?”
等了好久,终于有大臣颤声说道:“主公,不如投降,或可保得性命和汉中百姓的安宁。”
张鲁听了,心中一动,他本就有投降之意,如今有人提出,更是让他动摇。
有一个带头的,接下来,劝降的越来越多,连孙权都不是朝廷的对手,这仗根本就没法打,不管怎么样汉中都是守不住的。
然而,就在张鲁要下决心投降的时候,他的兄弟张卫却挺身而出,大声说道:“兄长,不可投降!汉中尚有阳平关之险,可抵御敌军。怎能轻易言降,失了我等的尊严和汉中的基业!”
张卫的脸上满是倔强和决绝,他的目光坚定,仿佛坚信阳平关能够阻挡住朝廷的大军。
张鲁看着张卫,心中十分纠结。他知道张卫勇猛无畏,但面对皇帝和刘璋的夹击,他实在没有把握。他犹豫地说道:“阳平关虽险,可朝廷兵威强盛,如何能守得住?”
张卫抱拳说道:“兄长莫怕,阳平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我等坚守关隘,定能让敌军知难而退。”
张鲁望着张卫,心中仍是忐忑不安。他深知一旦战败,后果不堪设想。
但又被张卫的话语所打动,心中不免又燃起了一丝希望。毕竟在汉中经营了多年,张鲁也不太忍心把汉中就这么拱手交出去。
最终,在张卫的坚持下,张鲁决定先依靠阳平关抵挡一阵。
虽然决定要抵挡,然而,在张鲁的内心深处,恐惧始终挥之不去。
他在夜深人静时,独自踱步,想着未来的命运。他害怕城破之后的惨状,害怕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不保。但张卫已经带兵离开了南郑。
张鲁已骑虎难下,只能寄希望于阳平关能够守住,为他争取一线生机。
阳平关,宛如一座屹立于天地之间的钢铁堡垒,以其险绝的地势和坚固的防御,成为了阻挡敌军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这座雄关依山而建,两侧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仿佛是大自然用巨斧劈开的杰作。陡峭的山峰直插云霄,让人望而生畏。山峰之间,仅有一条狭窄的通道连接着关隘,就像是一条蜿蜒于巨兽牙缝之间的细线。
关前是湍急的汉水,河水奔腾咆哮,汹涌澎湃。河水的冲击力极大,水花四溅,声如雷鸣,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它的不可侵犯。
河面上没有桥梁,想要渡河绕过去,想都不要想!
阳平关易守难攻,就像一道大闸横挡在汉军的前面!(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