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刘备的猜忌

刘备知道曹操恨他,恨他在许都故意种菜施展韬晦之计,恨他在袁绍死后时来运转变的风光无限。

刘备想不到曹操的女儿竟然嫁给了刘循,即便这是皇帝的赐婚,刘备也觉得有些难以理解。

但刘备毕竟是刘备,他依旧表现的很亲切,热情款待一番,并亲自把刘循送出了襄阳。

等刘循离开后,刘备长叹了一声,对一旁的徐庶说:“陛下此举,实在令人费解,应当对曹操要时刻戒备,不能掉以轻心,可陛下却一而再的替曹操传扬名声,彰显他的功绩。”

徐庶摇了摇头,说道:“主公,我觉得陛下这么做,手段很高明,曹操可不是等闲之辈,却被陛下掌控在了手中,这对天下,对汉室来说,不是一桩天大的好事吗?”

刘备轻轻的哼了一声,“似曹操这般嚣张跋扈曾经架空皇帝之人,竟被陛下一次次歌功颂德,塑造成了大汉忠臣。陛下也许是好心,但直到今日,曹操依然野心不改,我只是担心,陛下的良苦用心,怕是会付之东流。”

刘备之所以气愤,一方面,他不相信曹操能心甘情愿的做忠臣。

另一方面,即便曹操真的做了忠臣,刘备也觉得这太便宜他了。

以前他做了那么多错事,架空朝廷,架空皇帝,结果什么事儿都没有,还变成天下人所敬仰的忠臣,怎么天底下所有的好事都落到了曹操的头上?越想刘备越不服气。

徐庶却劝道:“主公,我倒是很佩服陛下的心胸,真正牺牲最大的,其实是陛下啊。”

“哦?元直,何以见得?”刘备问道。

徐庶回想了一下,说道:“我有幸在隆中见过陛下一面,陛下待人真诚,为人亲和,极有涵养。”

“什么?陛下竟然来过隆中?是什么时候?”刘备吃了一惊。

徐庶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因为当日刘协曾经叮嘱过,让大家帮他保密。

但一想到现在刘备是自己的主公,也没有必要对他隐瞒,徐庶便把刘协来参加诸葛亮婚礼的事情告诉了刘备。

刘备恍然大悟,喃喃的嘀咕道:“难怪我三顾茅庐,都没能请得动诸葛亮,原来他是心有所属啊。”

刘备并不会心生芥蒂,吃谁的醋他都不会吃皇帝的醋,刘备的气量还是不错的。

但是,一想到皇帝来到荆州,竟然没有知会自己一声,悄无声息的来,又悄无声息的离开,刘备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皇帝大老远的来一趟,都到了襄阳家门口了,竟然没有和自己见一面。

越想,刘备越纠结,不免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徐庶没有看到刘备的失落,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陛下亲政之前,对曹操百般谦让包容,已足见其胸怀气量,换了旁人,一旦掌权,必然会急于复仇,急于清算旧账,可陛下却大度的把过往之事一笔勾销了,并依然在不断努力,希望让曹操真正变成大汉的忠臣,为了汉室,为了天下,陛下对曹操表现出这么大的诚意和包容心,真是令人钦佩啊。”

徐庶的看法,让刘备有些不满,但他却不便表现出来。

皇帝对曹操的包容,让刘备觉得太过分了。

到了晌午,关羽从外面返回,他旁边还跟着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周仓,刘备之前在许都就见过了,另一个是一名年轻人,二十左右,浓眉虎目,器宇不凡。

“云长,他是何人?”刘备指着那个年轻人问道。

关羽赶忙介绍,“大哥,这是我刚收的义子,叫关平。”

关平也赶忙跪在了刘备的面前,磕头行礼,“侄儿拜见伯父。”

至于周仓,关羽也笑着做了解释,“周仓是陛下让他来的,陛下说周仓对我甚是崇拜,愿意追随在我身边,便让他从许都过来了。”

徐庶也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周仓和关平都长的很魁梧,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感,有这两人加入,刘备的力量也变的更加强大。

刘备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些不满。

皇帝来隆中,并没有给自己说一声,现在又让周仓来到关羽的身边。

刘备不免有些猜忌,难道陛下对自己有所不满,派周仓过来监视吗?

这个想法突然莫名的从刘备的脑海中蹦了出来,按都按不下去。

…………

曹操跋山涉水,带领数万大军面对巍峨险峻的太行山,曹操没有任何的退缩,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征伐并州的步伐,光是翻山越岭的赶路,其中的艰辛,就令人感慨万千。

很多山路,都是曲曲折折的羊肠小路,曹操在半路上,感慨山路的艰险,写了一首《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