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菜量确实不好,可是说到底,坐在一起很是拥挤。

不过整体算下来,花不了太多的钱,这要是人少一些,想回来说,也还不错。”

“也是,可是能往好里办,谁会往差里弄呢?”

“那不是没有办法吗?

就朱老师家,连着两场婚礼,说实话恐怕家底都被掏空了。”

“何止是掏空了呀,他在学校借了多少钱,别看大家不说,可是说到底,咱们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唉!

为了孩子结婚举外债,说实话,想想就觉着愁的慌。”

“哪能怎么办,还不是因为自家的孩子,这要是不为了孩子,何必这样做呢?”

“也是,不过想必以李老师家的情况应该问题不大吧?”

“这个我现在还真没办法回答你,毕竟我们现在刚跟亲家见面,具体什么情况也得过段时间才知道。

再一个就是,我们家孩子结婚的是,也不光我们两口子说的算,一个得听取孩子奶奶的意见,再一个就是孩子大伯那边也得问问才行。”

“不是,这话怎么说?”

“就是,听老人意见这个我们都知道。

可是听孩子大伯的意见,这还是头一次听说。”

“怎么说呢,我们家的孩子大伯对他们几个都很好,这结婚大事,总归得问问才行。”

“看来顾老师和他兄长之间的关系很好?”

“可不是吗?

想当初我们在乡下插队的时候,他大伯没少帮我们,哪怕不常见,孩子大伯也是拿他们当自己孩子,这孩子结婚了,可不得问问才行。”

“也是,那这样一来,你们夫妻相对来说应该问题不大。”

“还好吧!

反正我们家几个孩子结婚,应该不可能赶到一块。”

“只要不是一年之内办两场婚礼,对于我们这样做父母的来说,总归有喘口气的机会。”

“没错,要不然像朱老师家这样,也后愁人。”

“可不是吗?

现在他们家老大老二已经结婚,回头就该临到他们家老三了。